挥别千年贫困,云岭大地尽开颜

来源:新华社 2020-12-09 09:58:19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88个贫困县、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9个直过民族、880余万贫困人口……

  今年11月,随着云南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摘帽,这个全国贫困县最多的省份战胜了绝对贫困,被贫穷围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清零”时刻,云岭大地挥别千年贫困,各族群众尽开颜,奋力开启新征程。

  穷困的时光被按下停止键

  薄雾之下,炊烟袅袅。78岁的独龙族老人孔当娜将和好的荞麦面倒进烙饼机,合上盖子后,静静地注视窗外缓缓流动的江水。

  “能每顿都吃上荞麦面是我曾经的心愿。”孔当娜出生时,她所在的族群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很长时间都吃不饱、穿不暖,为获得更多的食物,只能到山上找野菜、下江捕鱼。家里薄薄的独龙毯就是被子,睡觉就必须围着火塘。

  因为整乡帮扶项目,孔当娜搬离四处漏风的木楞房,告别照明靠煤油、通讯靠吼的日子。

  “现在每天都能吃上肉,但最喜欢吃米饭。”孔当娜说,家里各类电器一应俱全,有了草果等产业,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独龙江是我们的母亲河,现在是她最好看的时候。”孔当娜感慨道。江水依旧,但生活已换了人间。

  尽管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不同,有着不同的贫困体会,但他们都“不想再回到过去的生活”。

  老家在会泽县马路乡弯弯寨村的王文选,过去住在山坡上的土墙房里,守着只能种土豆、玉米的一亩三分地过活。

  这样的生活被定格在去年7月,一家从100多公里外的村子搬到了县城边的安置点。政府帮他找了送水的工作,妻子成为社区保洁员,两人每月能收入4000元左右。

  “精准扶贫改善了贫困地区发展条件,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梁旭东介绍,“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建设了近25万套住房,近150万人搬进了安全稳固的住房,搬迁群众从广种薄收变为多元增收。

  各界合力冲锋,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

  夜深了,昭通市大关县城的一间临时宿舍里气氛热烈。挂职的县扶贫办副主任陈锦上正与扶贫干部讨论职教协作。

  2017年,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陈锦上主动请缨,到对口帮扶的大关县参与扶贫。那一年,他49岁。

  “贫困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很重要。”陈锦上到大关县后,联系了爱心机构给学生捐赠物资,折价超过500万元;动员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到中山市进行职教学习;联系爱心人士资助学生生活费。

  “东西部扶贫协作充实了我们的攻坚力量。”云南省扶贫办帮扶协作处处长牛涛说,2016年以来全省累计接受上海市、广东省援助资金141亿元,4000余名干部、专业技术人才赴滇帮扶。

  今年2月,云南各地还在防控疫情,但脱贫攻坚战从未中断:云南省扶贫办副主任施榆兵带着督战小分队,拿着扶贫表册,驾着车开着导航来到兰坪县,帮助贫困村解决脱贫短板;会泽县大海乡党委书记陈平带着扶贫干部,不顾风雪,挨家挨户进行贫困劳动力摸底,为后期精准进行劳务输出、稳定群众收入打下基础。

  云南用“干部脱皮”换来“群众脱贫”。云南省扶贫办主任黄云波介绍,2015年以来,云南省把最优秀的干部选配到脱贫攻坚一线,26余万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向贫困地区集结,与贫困群众并肩战斗。

  更好的日子已经开启

  在迪庆州维西县的腊普河谷,地里的冰葡萄马上就要到采摘期,脱贫户舒秀英正在基地忙着管理葡萄。

  今年44岁的舒秀英家在维西县塔城镇启别村,过去长时间处于贫困状态。自村里发展了冰葡萄酒产业后,日子开始有了变化。

  “现在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谈及变化,舒秀英满脸笑容,6亩地流转给葡萄酒企业,自己还在企业务工,去年全家收入超过10万元。

  葡萄产业已成腊普河谷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随着深加工和“党支部+”模式的推进,群众增收更有保障。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胡波介绍,2019年全省扶贫产业覆盖近169万户贫困户,基本实现产业到户全覆盖;遴选聘用了近3万名产业发展指导员、组建农业科技专家组,开展生产技术服务。

  在扶贫产业蓬勃发展、确保群众长效增收的同时,云南还积极实施教育扶贫,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2018年对兰坪县贫困生毛元怀而言,有着重要意义:他来到了珠海欧亚技工学校。

  “第一次走出大山、看到大海、规划自己的人生……”他经历了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

  近年来,云南省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通过实施职业教育扶贫工程,贫困户“两后生”有30万余人接受职业教育。目前,迪庆州、怒江州开展了“十四年免费教育”,确保学生不因学致贫、因学返贫。

  如今,毛元怀在珠海的一家企业实习。“我学的是机电一体化,我要成为我们家里的第一个工程师,争取留在珠海,拼搏未来!”他说。(新华社记者  杨静  赵家淞)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