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总书记关怀嘱托 打好云南脱贫攻坚战

来源:云南日报 2020-12-09 09:58:41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云南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难度大,是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战。由于云南特殊的贫情,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经过持续奋斗,云南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体脱贫,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搬出大山“挪穷窝” 安居乐业日子甜

  搬迁总规模99.6万人,居全国第三

  2019年搬迁人口超过30万人,年度任务全国最重

  全省有万人以上安置点19个

  全省已在集中安置区周边实施农业产业扶贫项目2559个

  这是一场涉及百万人的大迁徙,筚路蓝缕、风雨无阻;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变迁,载入史册、影响深远。5年时间,易地扶贫搬迁的号角响彻云岭大地,占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总规模十分之一的贫困群众喜迁新居,成为中国减贫历史上的“云南奇迹”。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5年来,云南深入贯彻中央、国务院相关部署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五个一批”和“头号工程”,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闯出了一条边疆民族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新路。

  搬:从深山到新城的“奇迹”

  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云南,是全国贫困人口和贫困县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成为贫困山区群众脱贫的最大障碍。

  唯有搬,才能彻底斩断穷根,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唯有搬,才能实现千百年来,各民族彻底摆脱贫困的夙愿,与全国人民一道脱贫奔小康。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99.6万人的搬迁总规模居全国第三;2019年搬迁人口超过30万人,年度任务全国最重;全省有19个万人以上安置点,其中,昭通卯家湾片区、靖安新区跨县安置规模居全国前两位。

  5年时间要实现百万人大迁徙,考验着决策层的战略智慧和各级干部协同作战的能力。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书记、省长以上率下亲自指挥部署,全省上下全面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

  围绕“搬哪些人、往哪里搬、钱从哪里筹、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增、生态如何护、新社区如何管”这七大问题,云南省创新制定出台了加快“建”、着重“管”、严格“控”、确保“扶”的18项“硬核”措施,明确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具体实施路径。

  为扎实推动搬迁安置点项目建设,云南省推行EPC工程总承包制,新增搬迁90%以上的安置点由云南建投、中国建筑等国有大型企业建设,其中3000人以上的安置点全部由国有大型企业承建,投入施工力量20多万人、施工机械2.4万台,有效保障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建设进度。

  创新建立倒逼机制、“网格化”督导机制、“双点长”制、“蹲点驻守”等四项机制,严控质量和安全、建设成本、资金管理、问题整改,严肃执纪问责,多项“铁腕”措施为易地扶贫搬迁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在做好安置点建设的基础上,云南省积极谋划搬迁后续扶持的政策措施,在全国率先研究配套易地扶贫搬迁“一意见两方案”,从产权证办理、户籍迁移、教育、医疗、社区治理等方面,维护搬迁群众切身利益。按照“就近就便”“缺什么补什么”“三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原则,扎实推进安置点义务教育学校、卫生院(所)、幼儿园、“一水两污”、活动场所、便民超市(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让搬迁群众入住之时便“一步到位”。

  今年上半年,云南省顺利实现安置住房100%完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入住、配套设施100%完工的目标。

  位于昭通城北20公里处的靖安安置区,是全国最大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也是云南省精准扶贫重点工程。2019年隆冬,来自昭阳、镇雄、彝良、大关、永善等县(区)的首批986户4184名群众敲锣打鼓搬新家,拉开靖安新区4万余名群众搬迁的序幕。

  在春节前喜迁新居的梅先贵老人原先住在永善县莲峰镇大荡村,离县城有近百公里,气候条件恶劣,居住环境差。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号召下,梅先贵老人和老伴、儿女、孙子一起搬进了五室两厅两卫的新家。

  “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搬新家,买东西不用跑很远的路,小区随时有人打扫,平时有什么问题和困难都有工作人员帮解决,多亏党的好政策,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日子!”梅先贵老人有感而发。

  如今,无论是在磅礴巍峨的乌蒙山区,还是碧水红花的怒江两岸,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新房见证新开始,一片片新区热土升腾起新希望,搬迁群众从农民变市民,奔向幸福新生活。

  稳:从新居到新业的迈步

  搬出大山只是第一步,如何稳得住、快融入、逐步能致富,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是对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巨大考验。

  云南超前研究、及时谋划搬后“斩穷根、换穷业”的一揽子后续扶持政策措施,在充分衔接国家相关工作决策部署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政策保障体系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帮扶多元化、产业扶持市场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教育培训系统化的“六化协同”帮扶体系。

  今年出台的易地扶贫搬迁“稳得住”工作方案中,提出了“稳得住”40条保障措施,并针对20类70个方面200个具体问题,创新配套印发了《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生活指南》,从提升服务效能、完善功能配套、保障就医就学等多方面帮助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在加大群众生活补贴的基础上,连续5年对集中安置点实施“以奖代补”,目前已投入1亿元资金奖励110个安置点。

  百万群众搬出大山,换了环境,没有了“一亩三分地”,今后靠什么生活?云南领导干部深知,只有让贫困群众在适应城市生活的基础上,找到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才能融入新环境、新生活,稳稳扎根“第二故乡”。

  对此,云南省注重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将安置点就业帮扶、社会治理及文化软实力建设纳入顶层设计,深入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专项行动,打通招聘、转移、培训、帮扶全链条,确保搬迁群众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目前,全省已在集中安置区周边实施农业产业扶贫项目2559个,认定就业扶贫车间211个,设立就业服务窗口1128个,开展培训54.43万人次,转移就业55.79万人,实现有劳动力搬迁家庭户均2.3人就业,全省搬迁群众中无“零”就业家庭。

  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一年时间内10.2万名贫困群众进城入镇,开启新生活。但如何实现安居乐业、稳定发展?通过组织全员培训、就地就近就业、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带动、公益岗设置等方式,已实现户均1名劳动力就业目标。通过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的有效措施,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的草果、花椒等绿色香料产业越发红火。

  身处乌蒙山腹地的曲靖市会泽县,是全国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区。为解决搬迁群众的就近就业,会泽县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贫困户”的发展思路,由党委政府注入运行资金2000万元,整合国有资产资金1.8亿元,成立县扶贫开发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流转土地,发展产业园、产业基地、冷链物流园等实体,建立公司、贫困户、村集体等利益联结机制,以经营主体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融:从新生到新局的跨越

  说起家乡的变化,家住福贡县匹河乡托坪村的80后贫困户李小波感慨万千。

  “我们村在高黎贡山山脊上,山高坡陡,生活条件恶劣,想要靠一己之力摆脱贫困几乎不可能。现在我们从世代居住的‘千脚楼’搬进了现代化的楼房,全村人过上了想都不敢想的新生活。”李小波说,他家种植了草果、花椒、茶叶,妻子在扶贫车间就业,妹妹外出务工。2019年,全家总收入将近4.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700多元,顺利实现脱贫增收。

  扶贫车间里,群众凭借一技之长实现家门口就业;爱心超市内,日用品、粮油米面等一应俱全,村民可用公益服务赚积分换商品;派出所同时也是综治维稳中心,守护一方百姓安宁;妇女儿童老人关爱中心为弱势群体提供贴心服务……不仅如此,安置点内还建有公厕、医务室、村史馆、幼儿园等配套设施,群众出行、就医、上学更加便捷,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群众逐步融入新生活,从“身进城”向“心进城”转变。

  5年时间,从“不愿搬”到“我要搬”,群众思想认识进一步转变;从农民变身“新市民”,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日子”跃然眼前;

  5年时间,近百万群众挪穷窝、斩穷根、奔向小康路,云南交出易地扶贫搬迁的时代答卷:全省近五分之一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进24.46万套安置房,全面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安置点实现户均1人以上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真正成为云南“十三五”时期促进贫困人口减贫、地方投资增长、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人口市民化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新城市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随着镇雄县、会泽县等9个贫困县(市)退出贫困县序列,云南,这个贫困县数量曾居全国第一的省份,历史性地告别了延续千年的绝对贫困。涉及百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如期完成,成为我国减贫史上的“云南奇迹”。

  “十四五”开局,云南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更有效的行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帮助搬迁群众更好适应和融入新生活,实现“逐步能致富”。

  共建帮扶大格局 同奏小康交响曲

 

  2016年以来,云南累计接受上海、广东财政援助资金141.08亿

  完成帮扶项目6614个

  54家中央单位倾情帮扶,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云南中烟公司、省烟草专卖局5家企业集团深度帮扶8个少数民族,覆盖43万贫困人口

  彩云之南,曾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和贫困县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

  决战决胜,步履铿锵。向贫困宣战的“总动员令”一经发出,全社会各路精锐力量迅速向攻坚最前线集结。54家中央单位不吝投入倾情帮扶;沪滇、粤滇跨越山海深度合作;各民主党派勠力同心,誓拔穷根;驻滇部队纷纷受命,鏖战贫困;民营企业积极行动各显其能,社会团体和个人架起脱贫连心桥。全方位、多层级、无死角织就了覆盖全省的社会扶贫网,奏响感天动地的脱贫攻坚社会大合奏,书写了不懈创新的社会扶贫“云南实践”。

  强对接 东西部协作硕果累累

  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党中央着眼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确定上海市、广东省与云南省开展扶贫协作,云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目标,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提质增效。

  准确把握东西部扶贫协作新要求,上海市、广东省与云南省携手,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细化落实工作措施。心连心、手拉手,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全方位开展扶贫协作,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注入了新动力。

  2016年以来,云南累计接受上海、广东财政援助资金141.08亿元,完成帮扶项目6614个。两省市累计选派837名干部、3680名专业技术人才赴滇帮扶,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动能。两省市引导企业在滇投资162.03亿元,带动贫困人口41.08万人,共建26个产业园区,入驻企业63家,累计援建698个扶贫车间,吸纳就业5.05万人。沪粤280家医院与云南259家卫生医疗机构结对,413所学校与云南422所贫困县学校结对,3284家企业与云南3768个贫困村、441家社会组织与云南471个贫困村结对。

  24年山海情深,24载心手相牵,让云南和上海的发展血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4年来,一个个上海援建项目落地云南,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切实的福祉。一批批上海援滇干部离开家乡,扎根云岭、深入基层,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浇灌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从基础设施到产业扶持,从劳务协作到民生帮扶……多年来,广东省倾力帮扶云南,注重扶“基”、扶“业”、扶“智”、建“制”,在越来越紧密的交往中,两地共建帮扶大格局,共同奏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交响曲。

  跨越千里,山海情深,东西部扶贫协作之花在广袤的云岭大地上多彩绽放。

  谋发展 社会扶贫资源全面聚集

  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各方合力是决胜的关键。

  在云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中央国家机关定点帮扶单位和全社会扶贫力量积极参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红土高原特有的顽强精神和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优良传统相结合,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动真情、扶真贫、真扶贫的动人乐章,创造了新时期扶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亮点闪耀、前景广阔的辉煌篇章。

  强化基础设施,夯实脱贫基础。中央单位把定点帮扶立足长远,把立足点放在着力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上,增强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交部、财政部、宝钢集团、招商银行、兵器工业总公司等单位每年投入和引进定点扶贫资金都在千万元以上。通过实施以温饱、教育、卫生和培训等几大领域为主导的各类扶贫项目,带动了山乡巨变,经济发展,群众富裕。

  发展壮大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中央单位把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帮扶重点,定点帮扶工作立足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走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新路子,经济合作从技术合作向资金、人才、市场等全方位、多领域拓展,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在重庆大学的帮扶下,拉祜寨群众户均可以实现5000元以上的增收,大家靠发展产业致富的信心更足了!”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村委会拉祜寨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晓思激动地说。如今的拉祜寨“一步跨千年”,不仅村寨面貌焕然一新,大家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天壤之别。这些变化离不开社会各界对拉祜寨给予的持续帮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正是其中一股重要力量。

  “同心圆梦彩云南·聚力脱贫攻坚”行动是省委统战部与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共同打造的一张响亮名片。

  围绕全省脱贫十大攻坚战,“同心圆梦彩云南·聚力脱贫攻坚”行动重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聚合统一战线力量实施六项“同心工程”即:“同心社区工程”“同心致富工程”“同心生态工程”“同心健康工程”“同心育才工程”和“同心社会工程”,助力深度贫困地区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展现全省统一战线的新作为。

  惠民生 全面帮扶持续发力

  七星村不再有“七难”。在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部,有一个汉、回、彝、苗等多民族聚居的村子,因村边有一座横跨牛栏江的七孔石桥而得名七星村。几年前七星村还是一个出行难、照明难、饮水难、灌溉难、就医难、增收难、住房难的“七难”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为24.8%。如今,早已丢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户均增收在14000元以上。

  昆明警备区结对帮扶七星村以来,努力蹚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强村、劳务富民、精准施策”的脱贫路子。村民杨有顺告诉记者,在昆明警备区的帮助下,他申请5万元贷款,流转了11亩山地,加上自家的3亩地,这几年,靠着种植烤烟他不仅脱了贫,还盖了两层楼房,日子越过越红火。“为巩固脱贫成果,我们将持续加强产业帮扶,做到脱贫不脱帮扶。”在七星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昆明警备区有关负责人与村民代表们共同描绘着七星村的美好未来。

  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后,驻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纷纷受命“参战”,勇当突击队、先遣队,几年鏖战下来,父老乡亲们在小康路上乐开颜。

  军民鱼水谱新篇,脱贫攻坚一家人。几年来,驻滇部队忠诚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视人民为亲人、把驻地当故乡,全面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云南省军区筹资1.17亿元,定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强基础、扶产业;31663部队加大投入,修建红军路、民心桥、致富渠等工程项目73个;95429部队实施基础建设、特色产业、教育医疗等“八个蓝天”工程168个项目;96602部队探索实践“四联四帮三进入”党建扶贫模式,帮扶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贫困村寨;武警云南省总队深入开展组织联建、产业扶持、助学兴教、医疗和文化扶贫,多措并举助力数十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只有广泛动员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找准贫根,构建社会扶贫大格局,才能实现组合发力,全面惠及民生。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多年来,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云南中烟公司、省烟草专卖局(公司)5家企业集团深度帮扶布朗、阿昌、怒、普米、景颇、拉祜、佤、傈僳等8个少数民族精准脱贫,覆盖丽江、保山、普洱、临沧、楚雄、怒江、德宏、迪庆8个州(市)21个县(市、区)聚居区43万贫困人口脱贫。通过着力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劳务输出、安居工程、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六大工程,确保了帮扶项目“接地气、合民意、挖穷根、有市场、能增收”,有效促进帮扶地区贫困群众脱贫出列。

  立足“万企帮万村”行动,全省民营企业通过就业扶贫、捐赠扶贫和智力扶贫等方式,为结对村提供就业岗位,改善结对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向结对村群众传授实用技术,帮助结对村群众更新生产生活观念,提高生产技能和生活质量。

  从滇中腹地到云岭深山,各种力量在汇聚:投身脱贫,扶危济困;从繁华都市到广袤农村,一种信念在传递:助力脱贫,无上光荣;从士农工商到科教文卫,澎湃的热情被点燃:参与脱贫,人人可为。通过集结广泛社会力量,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同心向上的大扶贫格局在云岭大地上聚合成脱贫攻坚,共赴小康的磅礴力量。

  产业花开红土地 阔步走上致富路

 

  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省产业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168.53万户

  各类带贫新型经营主体达2.85万个,带动贫困户168.03万户

  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8元,同比增长6.8%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全面强化产业扶贫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发展保障,全省上下持续掀起了大抓产业、抓好产业的浓厚氛围。如今,云南省贫困地区“县县有主导产业、村村有产业基地、户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基本形成,全省共培育形成26个扶贫主导产业。

  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省产业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168.53万户,基本实现了产业到户全覆盖;各类带贫新型经营主体达2.85万个,带动贫困户168.03万户。2019年,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增幅12.3%;2020年上半年达4678元,同比增长6.8%,增速比全国贫困地区平均增速、全省农村地区平均增速均高0.9个百分点。

  转型升级 扶贫产业“换新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难在哪里?难在云南产业发展基础薄弱,难在“开门见山,山山荒”“样样有、样样好、样样少”。

  5年来,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立足发展基础,根据不同产业发展类型,认真分析研判发展举措,坚持因产施策,分类推进,久久为功推动扶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调结构,打造传统产业“升级版”。泸西县依托牛牛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调整全县玉米种植结构。目前,全县青贮玉米面积达2.3万亩,累计收购青贮玉米7.3万吨,亩均产值达1500元,比过去种植籽粒玉米产值高出近3倍,带动贫困户1.2万户增收脱贫;宣威市是云南省马铃薯产业传统产区,涉及贫困种植户近4万户。通过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宣薯”系列,带动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2300元。

  ——转方式,抢占新兴特色产业“新高地”。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是优质勐库大叶种茶的发源地,是全省茶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近年来,该县大力开展“三品一标”认证,鼓励企业引进先进制茶工艺和技术等。目前,该县茶园面积达23万亩,带动贫困户4228户,占全县贫困户总数的56%,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2500元;福贡县具有发展草果产业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温湿度条件,是全省中药材产业“一县一业”特色县。近年来,大力扶持和引导农户连片种植、规模发展草果产业等,目前,该县草果种植面积49.7万亩,草果产业产值占全县农业产值的60%,带动贫困种植户1.35万户,贫困户每年户均收入达1.9万元。

  ——促融合,推动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元阳县立足千年梯田,做好农耕文明保护与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两篇文章,大力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梯田亩均产值由单一种植红米的2000元提高到8000元。2019年,阿者科村64户47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124人)共获得分红收入18.9万元,户均2956元;临翔区成立区电商服务中心,将农产品上线销售,累计实现销售额7800多万,惠及5600名贫困人口,实现人均增收1550元,走出了一条“电商+物流+扶贫车间+合作社+农民”五位一体的电商扶贫新路子。

  近年来,云南省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顶梁柱”,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优势为依托、以“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为思路、以“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融合化、品牌化”为方向、以“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双绑利益联结机制为抓手,大力推动扶贫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走出了一条产业有特色、带贫有机制、增收可持续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产学联姻 打通致富“快车道”

  5年来,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科技作为产业扶贫第一驱动力,全面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普及力度,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努力以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改变贫困地区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提升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组建专家组,对口帮扶“全覆盖”。2019年,省农业农村厅依托全省各级农业科技队伍,建立436个专家组,与88个贫困县建立了农业科技对口帮扶机制。落实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从全省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结对帮扶干部、村组干部、县乡农技人员、乡土专家、种养能手、致富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中遴选聘用产业发展指导员2.86万人,累计到户开展指导服务117.03万次。

  “云岭牛”是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历经31年培育出来的肉牛新品种,市场价格高出普通牛肉近1倍。在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河东村,1100余头“云岭牛”成为当地发展肉牛养殖的重要支柱。从2018年开始,普洱金孔雀绿色牧业有限公司在这里建起牛舍、饲料生产、屠宰加工厂和分割与冷鲜肉包装车间等“云岭牛”全产业链设施,并通过与当地合作社及合作养殖户进行合作,养殖了5000余头肉牛,带动17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养殖“云岭牛”实现脱贫。

  近年来,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品种推广路子,大力推广“云岭牛”“云上黑山羊”等具有云南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云岭牛”养殖覆盖31个贫困县,存栏达25万头,带动近2万户贫困户增收脱贫;“云上黑山羊”养殖覆盖63个贫困县,存栏达200万只,带动1.5万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此外,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还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切实加大贫困群众技能培训力度。如今,走进贫困县村庄的产业扶贫基地、农户地里、圈里经常能看到科技人员和农户交流、教农户种植养殖技术的场景。正如“农民院士”朱有勇谈起自己的扶贫历程时说的:“把自己知道的事、学到的东西教给农民”,“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绿色引领 幸福指数“节节高”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中,涉及面最广、涵盖面最宽的扶贫措施,云南省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约占90%左右,抓好产业扶贫事关脱贫攻坚全局、事关广大贫困群众根本福祉。

  5年来,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产业扶贫全过程,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产业扶贫盛满了绿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云南省组织贫困地区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大力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打造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2020年上半年全省贫困地区“三品一标”新认证登记组织175家、产品442个,累计有效获证组织达2126家、产品达6032个,较2019年底分别增9.0%、7.9%,昭通苹果、怒江草果、西盟中蜂、勐海茶叶、砚山蔬菜、鲁甸花椒等一批扶贫产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快速提升。

  站在福贡县老姆登村150客栈的观景台上眺望,巍巍高黎贡山,群峰交错之间,汹涌的怒江卷起千层浪,散落山间的竹片房、杈杈房被结实、美观的农村新居取代。当地村民们守着绿水青山,开客栈、办农家乐、种高山茶,从背着锄头“看天吃饭”,摇身一变端起了旅游业“金饭碗”。

  云南省鼓励引导贫困地区坚持走生态产业发展之路,合理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梯次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大力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生态的产业、整洁的村庄、秀美的风光不但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更让许许多多彩云深处的“穷寨子”变身成为知名旅游打卡地。

  产业扶贫,成功演绎了云南大山里的“逆袭”,描绘了让贫困群众最有获得感、幸福感的“底色”和“成色”,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记者 段晓瑞 胡晓蓉 左超 王淑娟)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