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
找准定位 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图片均为记者 通讯员 摄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即将启程,中国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新的重大跨越。
“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云南贡献。”立足新发展阶段,谋划云南未来发展蓝图,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作出战略布局,令人瞩目、值得期待。
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关键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研究分析云南的比较优势,找准定位、明确目标:成为部分领域先进制造节点,成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成为要素循环重要节点,成为国内国际深化合作的桥梁纽带,增强对南亚和东南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展望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云南将努力打造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成为“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在我国未来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把握机遇 有所作为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这对“十四五”时期发展具有纲举目张的重大意义。
胸怀大局才能因势而谋,把握大势才能应势而动。
“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实现全方位全要素、更高层次更高效率的大循环,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这既给云南提供了又一次历史性重大机遇,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省委书记阮成发在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指出,从云南“三个定位”特别是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内涵看,与党中央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一脉相承,是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大棋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突出了云南发展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云南完全可以也必须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建议》深入分析了云南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找准云南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提出打造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点和重要支撑点,并从产业、互联互通、国际物流、国际贸易、金融开放、科技等领域作出部署,全面提升云南在国内国际“大循环、双循环”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
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迈上2万亿元台阶,在全国的排位前移5位;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556.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5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5000公里……回顾“十三五”时期,云南经济社会取得跨越式发展,全省综合交通、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等正逐步形成协同效应,发展方向目标思路措施更加明确,发展基础更加厚实,发展动力更加强劲。特别是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在云南交汇叠加,云南省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将更加凸显。
“‘十四五’时期,云南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迎来了从‘偏居一隅’到‘风口浪尖’的历史性机遇,在国际互联合作新通道、国际产业协同新布局中的功能将更加突出。”省商务厅主要负责人表示。
从《建议》提出的云南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来看,“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迈出新步伐”被放到了更加优先、突出的位置。
未来五年,云南将坚持内外统筹、双向开放,把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有机衔接起来,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努力成为“大循环、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点和重要支撑点。
因势而谋 应势而动
2020年12月初,云南省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学习考察,触摸新时代的浙江新“脉动”,探寻高质量发展的“浙江经验”,大家收获满满。
“深深感受到了浙江思想上的大解放、开放上的大视野、工作上的大气魄、经济上的大跃升。工作中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昆明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在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当中,昆明市要抢抓RCEP推进实施机遇,积极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深化澜湄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合作,推动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增强综合枢纽功能和要素集聚功能,加快把昆明打造成为国内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
发展的差距,往往源于理念上的差距。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新发展理念引领,学习借鉴浙江经验,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借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在浙江的先行实践,科学谋划引领云南省“十四五”发展。
《建议》明确提出,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确保各项战略谋划、改革探索、创新实践和政策落实都能体现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的精神实质,在思想认识、发展思路、政策举措上全面对标对表,全面改进提高工作。
“我们要把云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贯穿起来,把云南省情新内涵与贯彻新发展理念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山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云南破好题、开好局、起好步,要立足边疆性推动开放发展,立足民族性推动协调发展,立足山区性推动创新发展,立足美丽性推动绿色发展,立足人民性推动共享发展。
丽江市委主要负责人认为,对云南来说,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进一步彰显了绿色发展的主基调,让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就丽江而言,‘十四五’时期将坚定不移发展清洁能源和清洁载能产业、金沙江绿色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实现绿色发展振兴,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共享发展理念,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好生态美、村民富问题。”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按照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决策部署和《规划建议》,结合全省农业农村实际,学习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加快打造云南乡村美丽生态、创造云南乡村美丽生活、催生云南乡村美丽经济,建设云南美丽乡村。
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成为自上而下越来越强的共识。“十四五”时期,如何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使协调成为内生特点、使绿色成为发展底色、使开放成为必由之路、使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成为各地各部门努力的方向。
锚定方向 精准发力
“《建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灵魂和主线,统领全篇、贯穿全篇,充分体现到指导思想、工作思路、目标任务等方方面面,谋划操作性强的工作抓手和举措,用一个个发展目标、一项项工作任务,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近日,省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解读《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内容特点。
心中有蓝图,前行有方向。
“找准深度融入‘大循环、双循环’切入点”“把云南建设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精准补齐短板拓展投资空间”“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建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思路和举措,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将积极探索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有效途径,增强对南亚和东南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为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云南贡献。
昆明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要充分发挥昆明在资源、产业、市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全面推进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等领域短板,切实提高工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要用辐射中心建设贯穿‘大循环’、打通‘双循环’,全力推进对缅大通道建设,推动更深层次的对缅开放合作,努力打造国内绿色食品加工基地、乡村旅游和康养度假胜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要基地。”临沧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展望“十四五”发展,要把临沧建设成为中国与环印度洋经济圈的物流大通道和重要枢纽、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文化资金技术信息人员交流合作平台。
“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已有的开放平台,实现重点突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主要负责人认为,红河州要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为引领,优化各类开放合作功能区布局和功能定位,发挥优势作用,带来更大开放成效。
“我们要推动国有资本向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8个千亿级优势重点产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省国资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规划“十四五”时期省属国有企业发展,将突出着力抓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好发挥国企“顶梁柱”和“主力军”作用。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运用,我们将迎来新一轮技术革命机遇期。”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行业技术前沿,以“数字云南”和新型城镇化、新基建为切入点,在加大成熟技术引进的同时,充分运用好技术平台,鼓励全员创新,实现由“数量”向“质量”和“应用”转变。
锚定方向、精准发力,“十四五”时期,云南将找准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努力成为“大循环、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点和重要支撑点,在我国未来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练好内功 拼搏实干
2020年岁末,大临铁路全线开通,结束了临沧市不通铁路的历史,成为完善我国西南地区铁路网布局,促进沿边、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开放的又一重要通道。展望“十四五”,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依然是云南省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的“重头戏”。
当前,云南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并没有根本改变,既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又有与现代化差距较大的问题,支撑云南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十四五”时期,既要持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疏通“大循环”“双循环”的断点和堵点;也要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寻找到持续、安全、高效、稳定的动力源和支撑面。
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需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深入实施科教兴滇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云南省要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四五”时期,云南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将快速发展,这既创造巨大需求,也提升有效供给。《建议》围绕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等作出部署。
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企业将切实把全会精神和《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深入领会“三个定位”的核心要义,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打造以工业为本的实业集团。
“我们要加快引进一批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项目,推动省重点产业主抓部门、州市、园区等形成投资促进的工作合力,努力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出积极贡献。”省投资促进局主要负责人说。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打造公路、铁路‘双平台’支撑,构建投资引领、公铁联动、产业协同的‘一体三翼’高质量发展格局。”省交投集团主要负责人说。
昭通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则介绍,昭通市当前正全力推动金沙江水运大通道建设,强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衔接。
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需要“硬件”基础,还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环境。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眼界、更新思路、更实工作,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为全面推进法治云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为云南‘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实现,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云南篇章的实现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优质高效法律服务。”省司法厅主要负责人说。
省民政厅主要负责人表示,要立足《建议》提出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发展目标,细化“施工图”,紧锣密鼓抓落实,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发展基本社会服务。
访谈 >>
融入新格局 激发新动力
“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这既给云南提供了重大机遇,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是云南省‘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要努力成为‘大循环、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点和重要支撑点。”日前,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云南省在“十四五”期间如何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进行了介绍。
“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候,云南的目标定位是什么?”作为云南省“十四五”规划建议编制工作的重要部门之一,省发展改革委认为,《建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将其作为纲和魂贯穿到方方面面,对云南“十四五”乃至2035年的发展目标、路径和任务做了清晰的谋划。其中一个显著特色,就是把云南“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一总体时间维度中,来谋划“十四五”发展目标和任务,做到了定位精准、思路清晰。
《建议》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等,这都需要强大的产业作为支撑。《建议》中也用专门篇幅对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做出了部署。云南省从“十三五”开始就深度谋划推进云南产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到现在已形成清晰的发展框架。“十四五”期间,云南省将坚持以5个万亿级、8个千亿级产业为“四梁八柱”,以八大重点产业、世界一流“三张牌”、数字云南这三大板块为主要内容,努力构建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在数字化发展方面,他认为,云南在过去的发展中与发达地区形成了差距,但在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方面,应该也完全有可能不再留下发展“鸿沟”,而有望实现“并跑”格局。
在“十四五”期间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需要更好地立足新发展阶段观大势、谋长远,践行新发展理念育先机、开新局。在这方面,浙江省是值得学习借鉴的榜样。不久前,云南省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学习考察,实地学习体会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我们到浙江学习的目的就是找差距、增动力。云南与浙江的差距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就是理念上的差距。例如,浙江持之以恒贯彻“八八战略”,真正做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如今正在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对照浙江找差距,也会同时看到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动力。”在此次考察中,云南与浙江签署了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区域合作框架协议,这将推动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在产业梯度转移中,通过云南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拓展,助力云南建设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在我国未来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学习浙江经验 加快工业发展
工业化是全面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发达的工业既是第一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又通过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就云南省而言,工业增加值占比较低依然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要害短板之一。日前,省工业与信息化厅主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云南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有力推动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旅游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同样,也完全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
《建议》明确了云南省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业与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与路径。当前,云南日益凸显出背靠中国14亿人口、面向南亚东南亚23亿人口两大市场的区位优势,绿色能源、有色金属、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交汇叠加的开放优势,完全有可能立足禀赋优势和产业演进趋势,做强若干产业、形成一批头部企业,着力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实现价值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云南省将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发挥绿色能源这一具有全球地位的优势,着力打造绿色铝硅精深加工、稀贵金属新材料等一批标志性优势产业链。
“在抓好工业发展方面,浙江省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浙江一直高位推动“工业强省”战略实施,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云南学习借鉴。
例如,发达的民营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创造了浙江六成以上地区生产总值、七成税收和研发支出、八成就业岗位和九成企业数量。我们要认真学习浙江倾力扶持民营企业的雨露情怀,要擦亮服务民营经济的“金名片”,进一步按照竞争中性原则破除歧视和准入壁垒,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按照全球工业发展趋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走出门去大招商、诚求商;实施产业链优质民营企业“金字塔”培育计划,培育一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力促涌现出一批“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再如,浙江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者。我们要学习浙江领跑全国乃至全球数字产业发展的超前眼光,树立数字经济思维,加强规划引领,加快推进“新基建”,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抓好数字经济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壮大数字产业,以市场换产业落地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建设完善的产业互联网、物联网。全力打造绿色食品数字化高地、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数字枢纽,用“数字”为经济赋能、为发展提质。
“发展工业既需要战略定力和久久为功,也需要快速更新知识、抢抓发展先机。”我们将认真学习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务实精神,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纲,旗帜鲜明地营造“大抓工业、大兴实体”的氛围,推动云南省加速向工业强省、绿色制造强省迈进。(记者 瞿姝宁 张寅)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