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视频截图
云南网讯(记者 期俊军 赵岗 张玛睿 贺凯)即将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对于云南和昆明而言是展示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成果,深度参与生态文明实践的重要机遇。1月24日,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科协副主席袁晓瑭接受云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省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资源保护仍面临诸多问题困难,建议从多方面补足短板、加大保护力度。
“建议着眼目标定位、创建‘国家生态省'。”袁晓瑭提到,去年5月,浙江省已通过生态环境部组织的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验收,建成中国首个生态省。云南是我国未来生态产品供给的重点区域,也是保护与发展之间矛盾较为突出的省份,应着眼于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保护好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为子孙留下世代相传的“绿色银行”。
同时,要突出立法重点、完善立法体系,尽快把制定出台云南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资源保护法规纳入立法规划,进一步完善出入境查验监管领域执法体系,指导生物物种资源的收集、保护、保存、研究、开发、贸易、出入境等工作。同时,争取从国家层面上与邻国政府磋商,在云南建立“中、老、缅跨境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先行示范区”,推进跨境环境保护,打造边境生态安全保护长廊,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生态保护先行,提升国家在生态安全方面负责任大国形象。
在生物多样性工程建设方面,袁晓瑭建议,积极争取国家在“十四五”期间就云南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立项一批重大工程,支持云南建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国家实验室”,建立覆盖热带、亚热带、温带跨不同海拔梯度的特色植物园体系;尽快启动实施“云南生态资产价值实现工程”,全面评估云南生态资产价值,发展“绿色金融”,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与用途管制制度,以生态多样性打造多样化生物产业,重构云南生态经济发展新格局。
与此同时,建议创新生物多样性科技监测体系,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技术、生物资源利用创新关键技术、外来物种监测评估和防治,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形成科学的生态监测体系,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从以抢救为主向系统、科学保护转变,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同时要广泛开展多形式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保护意识。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