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云南日报 2021-02-18 08:30:33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印发

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月8日正式印发,主要阐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推动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今后五年,云南将紧盯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齐心协力、奋勇前进,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2025 

  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取得新进展

  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人文美成为普遍形态。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达到新水平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民族自治地方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经济总量力争达到全国中位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大幅提高。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迈出新步伐

  综合交通、能源、数字、物流国际枢纽基本建成,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平台成为我省对外合作主要载体,云南在我国参与南亚东南亚多双边区域合作机制中主体省份地位全面确立。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更加文明进步。

  边疆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

  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数字化边境防控体系基本形成。

 2035 

  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经济总量力争达到全国中位以上水平

  全面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全面建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全面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争取民族自治州全部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形成全域创建的格局。

  加快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保障流动人口享有城市均等化服务,搭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桥梁,全面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民族地区基础设施通达、通畅和均等化水平。

  持续推动政策、资金、项目向民族地区倾斜,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改善民族地区社会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加快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把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成为展示国门形象的窗口、守土固边的堡垒。

  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核心要义是保护。

  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提升“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生物基因宝库”的影响力。

  构建“三屏两带”生态保护红线格局

  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生态屏障

  南部边境热带森林生态屏障

  哀牢山—无量山山地生态屏障

  金沙江澜沧江红河干热河谷地带

  东南部喀斯特地带

  大力推进六大水系保护修复,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持续推进赤水河流域(云南段)水环境保护。

  推进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定向好、全面稳定“脱劣”,实现水清、河畅、岸绿。

  深入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承办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持续开展工业企业能效“领跑者”创建。

  开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新局面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核心要义是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国发展大局。

  ●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

  ●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交通枢纽、国际能源枢纽、国际数字枢纽、国际物流枢纽。

  ●全面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讲好云南故事。

  ●到2025年,全省贸易进出口总额在“十三五”末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营收入力争在“十三五”末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滇中新区在改革系统集成、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上走在全国前列。

  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找准融入“大循环、双循环”切入点,全面提升云南在“大循环、双循环”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

  ●充分发挥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区位优势,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发达省份和周边国家生产要素在我省集聚,推动我省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

  ●推动形成对内对外开放强大市场。提升传统消费,加快步行街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培育新型消费,引导数字消费,激活农村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

  ●提高投资效率,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增强投资增长后劲。聚焦世界一流“三张牌”打造和“数字云南”建设,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着力扩大工业投资。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改造、重大交通水利工程“两新一重”建设。

  ●营造宽松、公平、高效的投资环境,激发投资活力,积极扩大外来投资,推动形成多元投融资模式。

  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滇战略、人才强省战略。

  以云南实验室建设为引领,加快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启动一批高水平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聚焦绿色铝硅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种质基因、先进制造、新材料、数字云南、绿色食品、重大疾病防治等领域,实施“科技补短板强支撑”行动,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推动滇中地区成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构建覆盖全省的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成效。

  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加速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协同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格局。

  到2025年

  在合金铝、稀贵金属新材料、节能减排、种质资源、中药材等重点领域建设云南实验室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500户、营业总收入超过80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服务)销售收入超过6000亿元

  全省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保持在70%以上

  引进、培养50名对推动我省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水平科学家和科技领域领军人才

  力争我省在优势产业领域站上技术制高点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持之以恒推动“三张牌”走深、走精、走长,让绿色成为云南发展的鲜明底色。

  把我省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到2025年,全省电力装机达到1.3亿千瓦左右,绿色电源装机比重达到86%以上。

  持续发展“一县一业”,聚焦种子端、电商端,坚持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发展方向。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建设100个直采基地,开展线上线下多形式营销,扩大“云品”知名度;花卉、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产地预冷保鲜率提高到50%以上;农产品出口额达到500亿元,全省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000家以上。

  聚焦以“文、游、医、养、体、学、智”为主要内容的全产业链,以大滇西旅游环线、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示范区、昆玉红旅游文化带、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带为支撑,建设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推动云南成为世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在构建万亿级千亿级现代产业体系框架下,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强省。

  持续壮大支柱产业,丰富延伸八大重点产业内涵外延,全产业链重塑云南卷烟工业新优势,全产业链重塑旅游业发展新优势,全产业链重塑有色产业新优势。

  到2025年

  着力打造优势产业,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石油炼化基地及区域国际能源枢纽。推动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健康产业与旅游、体育、文化、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瞄准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方向,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省先进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万亿元

  全省旅游文化产业总收入达到2万亿元

  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与加工产值达到2万亿元

  全省现代物流业总收入达到1万亿元

  全省健康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0亿元

  全省绿色能源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200亿元

  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2300亿元左右

  全省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

  全省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元

  全省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全省金融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

  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力争突破万亿大关

  全省烟草产业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600亿元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进新时代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健全完善财政、金融、地方税政策体系。推动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现代化市场体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创新监督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回应制度。

  到2025年

  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

  累计培育50家省属后备上市企业,省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00个以上

  全省各类市场主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在“十三五”末的基础上大幅增长

  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快建设法治云南、平安云南,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云南社会治理效能,扎实推进中国之治的云南实践。

  “十四五”时期重要措施有这些

  国防动员建设

  ◎建设国防动员潜力大数据平台

  ◎建设民兵训练基地、新质民兵分队、民兵应急救援装备

  ◎建设云南省革命军事场馆

  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

  ◎重点推进高质量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对外开放、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立法工作

  ◎开展“八五”普法,加强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综合应用系统建设,构建环国边境、环省、环州市“治安防控圈”

  ◎加快“智慧政法”建设。构建公安、边管、法检、监狱、强戒等全数据、全流程、全协同的信息化平台

  ◎建设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加快纠纷线上解决机制建设

  ◎加快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运行,实现州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全覆盖

  ◎创建治理能力提升示范社区(村)

  ◎提升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及防灾减灾能力素质提升工程

  ◎在25个边境县全面部署新型技防装备,全面实现边境数字化管控

  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综合交通运输

  坚持“网络化、一体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实现综合交通从“基本适应”向“提质增效、适度超前”转变,从“点对点”单项通达向网络化互联互通转变,建设交通强省。

  到2025年

  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万公里

  在建和通车里程力争突破1.8万公里

  全省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力争铁路营运里程达到6000公里

  在建和运营运输机场总数达到20个

  水网建设

  以基本消除云南工程性缺水瓶颈,基本消除区域性、大面积干旱为目标,大力实施“兴水润滇”工程。

  到2025年

  新增蓄水库容23亿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28亿立方米

  人均供水能力提高到450立方米以上

  城镇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7%

  江河堤防达标率达到70%,消除病险工程安全隐患

  现代综合物流

  对内形成“四出省”物流通道体系。对外形成连通中缅、中越、中老泰、孟中印缅的“四出境”物流通道体系。

  加快形成“一中心、三支点、四通道”的多式联运物流网。重点布局建设一批新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7个国家物流枢纽,19个省级重点发展物流枢纽,11个省级培育物流枢纽。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电网

  新建500千伏变电站5座、扩建13座

  新增变电容量2200万千伏安以上

  新建500千伏线路1200千米以上

  新增220千伏变电站40座、扩建20座

  新建220千伏线路5000千米以上

  电力

  到2025年,全省跨境联网通道总能力达450万千瓦。

  成品油管道

  到2025年,全省成品油管道达到2500公里以上,输送能力达到3128万吨/年。

  天然气

  到2025年,全省通管道气总里程力争超过

  5000公里,16个州、市中心城市通管道气。

  充电设施

  到2025年,建成4万个公共充电桩,实现全省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统一平台管理。

  智能电网

  到2025年,基本建成主动感知、安全高效、决策智能的数字化绿色智能电网。 让各族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让各族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以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为底线,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到2025年全省脱贫人口巩固率达到97%以上

  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脱贫摘帽县

  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一平台三机制”

  建立全省统一的救助平台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股份合作机制建立扶志扶智长效机制

  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全覆盖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

  实现村集体经济全覆盖实现培训就业全覆盖

  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示范村支持力度

  在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成一批美好生活示范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动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建设

  10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0个精品示范村10000个美丽村庄

  到2025年

  建设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00万座以上

  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以上

  全面实现农村自来水供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空间布局思路,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到2025年

  ◎全省耕地保有量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范围内

  ●确保耕地面积不减

  ●质量提升

  ●布局稳定

  ◎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0%

  ◎确保全省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范围内

  ◎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且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新型城镇化这样发展

  形成

  以昆明为中心城市以都市圈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

  ◎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推进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建设,提升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

  ◎滇中城市群

  集聚全省50%的人口68%的地区生产总值

  ◎滇南城市群

  充分发挥蒙自、文山区位优势,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重点,加快推动滇南城市群建设

  ◎滇西城市群

  ◎充分发挥大理、保山优势,以滇西一体化和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推动滇西城市群建设

  ◎滇东北城市群

  加快推进昭阳、鲁甸一体化进程,打造连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滇东北城市群

  ◎边境城镇带

  以8个沿边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及25个边境县的县城为重点,加快推动边境城镇带建设

  ◎创建美丽县城、特色小镇

  继续打造一批“云南省美丽县城”“云南省特色小镇”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升发展软实力

  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文润滇,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未来五年,文化强省建设这样推进——

  ◎有序推进全省88座(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大力推进708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文化精品“五个一批”工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修缮保护长征沿线会议旧址、战场、驻地等重点文物

  ◎加强4K/8K超高清生产和覆盖,实施广播电视无线覆盖

  ◎州市政府所在地至少建成1个书城,县、市、区政府所在地至少建成一个不少于200平方米的实体书店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到2025年

  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250万人

  教育

  控辍保学动态清零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

  卫生健康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婴儿死亡率控制在6.5‰以下

  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

  15/10万以下

  体育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

  1900万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1平方米

  社会保障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

  养老服务

  各地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

  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

  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

  总数比例不低于55%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