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云南的“新发现”

来源:云南日报 2021-07-12 15:32:29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2021年以来,我省发现了50余个动植物新种。海量云南新物种、新记录种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网红生物”,也使云南生物多样性关注度持续升温。

  有着“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和“物种基因库”等美誉的云南,是全球36个物种最丰富且倍受威胁的陆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的“中国西南山地”“东喜马拉雅地区”及“印度-缅甸”三大区域的核心和交汇地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是许多物种的起源和分化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云南省内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海拔76.4米,在南北相距近1000千米的范围内,涵盖了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北温带)7种气候类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地形地貌以及立体的气候环境,孕育了云南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使云南成为发现新种的高度集中地。

  成果

  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新物种发现于云南

  新物种是指在科学工作中首次发现并描述命名的、未被科学认知、经合格发表的物种;新记录种是已知物种的地理新分布记录。

  新物种的孕育要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和自然选择才能形成,发现、分类和描述新物种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现新种,能增加人们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且在物种还没有灭绝的时候知道地球上存在这个物种,对实施物种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吴征镒、蔡希陶等老一辈科学家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云南积累了大量的物种调查数据,先后出版了《云南植物志》《云南鸟类志》等系列专著;省生态环境厅也牵头发布了《云南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云南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等成果,这些工作为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迎接COP15的召开,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近期联合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以及西南林业大学等单位的支持下,收集整理了自1992年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发现于云南的新物种和新记录种,形成了《云南新物种新记录种名录(1992-2020)》。

  此次发布的《名录》按照收录模式标本及引证标本为云南省境内的野生生物类群(不含外来种、归化种)原则,整理了大型真菌、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11个野生生物类群的新物种、新记录种。

  经统计,1992年至2020年,云南省境内累计发现3718种新种,其中新物种2519种、新记录种1199种。从分布区域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是新物种、新记录种的集中分布区;从发现时间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近10年是新物种、新记录种发现的高峰期,其中2016年、2020年发现的新物种数均超过200种。

  “云南是孕育生命的沃土,是当之无愧的生物多样性宝库。近30年来,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新物种发现于云南,是全国发现新物种最多的省份。”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认为,此次整理的《名录》成果反映了中国,特别是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彰显了我省“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及世界物种起源、分化中心的生物多样性独特地位;为进一步加强物种保护、指导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为适时更新云南生物物种名录、生物物种红色名录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也丰富了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对宣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

  目标

  争取到2025年,典型生态系统及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保护率达90%

  物种是生物多样性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保护好物种,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期间,我省持续加强物种保护体系建设,实施珍稀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全省88%以上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亚洲象、滇金丝猴、滇池金线鲃、巧家五针松、华盖木、苏铁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自1980年以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地区,截至目前发现了627个动植物新种。从特色亮点看:2016年2月、8月,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2种两栖动物新种——腾冲掌突蟾、腾冲拟髭蟾;2017年1月12日,发现了世界上第20种长臂猿——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天行长臂猿);2017年发现大理铠兰;2018年1月,发现了珍稀兽类——红鬣羚新分布记录;2019年发现腾冲齿突蟾(新种)、高黎贡比氏鼯鼠;2020年4月发现了铠兰、喜马拉雅铠兰;2020年9月发现了高黎贡球兰。

  在高黎贡山的原始森林,天行长臂猿世代栖居在“仙气缭绕”的亚热带云雾林中,以树冠顶层为家,个个都是矫健的臂行者。它们几乎不下地走动,而是手搭树枝,在山的褶皱间接连上演空中飞“猿”。天行长臂猿是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唯一一种类人猿,该物种是白眉长臂猿属的第三个物种,也是长臂猿科的第二十个现生物种。

  2007年,科研人员在中国云南高黎贡的原始森林中考察期间,发现该地区的白眉长臂猿与分布于缅甸北部的东白眉长臂猿形态上有明显差异,通过DNA分子序列的比较,以及与全世界自然历史博物馆馆藏标本的头骨及牙齿进行比较分析。2017年最终确认该中国境内高黎贡地区分布的白眉长臂猿为新物种,并命名为Hoolocktianxing,中文名为“天行长臂猿”(Skywalkerhoolockgibbon)或“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简称“天行者”。“天行者”之名源于古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中国科学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季维智认为,天行长臂猿的发现是我国灵长类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也是在积累了大量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水平提高的成果。

  季维智院士认为,近年来,大量新物种在云南被发现证明了云南生物的多样性,特别是物种的多样性。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每一个物种的种群数量不多,天行长臂猿即是如此。对物种而言,达不到一定的量,就存在灭绝的可能性。因此,亟需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性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云南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各级相关部门应加强在生物多样性基础性研究方面的投入和对关键性物种的研究。

  今年4月,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高级工程师、科研所所长喻智勇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莹博士等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Phytokeys》发表文章称,他们在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考察过程中,发现了野牡丹科异药花属的一个新物种,为世界生物物种增添了一位新成员。

  事实上,2020年以来,源于云南的“新发现”,惊喜源源不断。仅2020年,就在云南发现新物种、新记录种256种,如大围山梧桐、文山马兜铃、勐海灌树蛙等。今年以来,又有50余个动植物新种被发现。

  “生物多样性属于云南,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加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事关民族发展、国家利益和区域生态安全。”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研究员杨永平看来,未来10年,随着国家对新物种研究加强、科技投入加大、研究手段更多,还有很多新的物种可能会被发现。COP15将对未来十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一个全球的规划,未来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将从过去抢救式的保护转向更加注重自然系统的保护,特别会更注重区域的生态修复。

  记者了解到,立足新起点、新阶段,我省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争当生物多样性保护排头兵,建设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区”为目标,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导向,着力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提高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效能,争取到2025年,典型生态系统及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保护率达90%。  (记者 胡晓蓉)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