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乡村振兴边疆繁荣的云岭壮歌

来源:云南日报 2021-08-23 09:21:37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原标题:云南省边境民族地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奏响乡村振兴边疆繁荣的云岭壮歌

  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中指出,“脱贫是迈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我们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

  白驹过隙,踏浪前行。“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云岭各族儿女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创造了一个个不平凡的脱贫攻坚奇迹,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过上幸福好日子坚定不移跟党走

  高速公路跨越红河南岸,结束了红河南部贫困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91.3万人全部脱贫,79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贫困地区发生了沧桑巨变。习近平总书记对边疆各族儿女的关心关怀,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做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明白人、带头人”,建设好家乡,让总书记放心、让党中央放心。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河镇广西村是一个瑶族、拉祜族、苗族、哈尼族聚居的村寨,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户户用上自来水,家家有了特色产业,收入年年涨、生活节节高,日子越过越舒心。“我入党25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1年,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说出了我们边境基层干部的心声。”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村党支部书记刘富珠说,“总书记的回信,是对我们边境地区党员干部的鼓舞,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心。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带领群众甩开膀子加油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继续奋斗。”

  与广西村一样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宋乡曼吕村也是其中之一。这里曾经是贫困人口较为集中、拉祜族群众聚居的村寨,如今低矮破烂的石棉瓦房、茅草房早已不见踪影,呈现眼前的是一栋栋崭新的蓝色瓦屋面小楼、平坦的水泥路。

  随意走进一个村寨,过去“怕生”的拉祜族村民露出了幸福和自信的笑容,主动与进村的“生人”打招呼。“住上这么宽敞、漂亮的小楼房,现在生活很幸福。”南温村民小组村民娜拉说,2018年,她家通过扶贫政策,用政府补贴,加上贴息贷款和自家积累,共花费17万元盖起了这栋120平方米的楼房,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添置了不少家用电器。

  2020年,西双版纳州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6.29%降为0,基诺族、布朗族、拉祜族、景颇族、佤族5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兑现了“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

  提升产业新动能发展步入快车道

  地处中越边境线上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田蓬镇龙哈村委会牛棚村小组,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抵边村寨。村小组长罗绍里介绍,得益于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牛棚村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有了增收致富的肉牛产业,全村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今天的牛棚村,村美民富,成为边境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山州动员一切力量、集中全部优势、投入所有精力,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行动,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如期实现了脱贫目标,干部群众世世代代盼望的脱贫梦变成现实。

  壮乡苗岭的巨变,是党的光辉照边疆的生动写照。如今,文山州以综合交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改善,产业加速推进,发展势头迅猛,民生保障和改善得到了强化,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得到了巩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同时,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全州生产总值、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一举跃上千亿元台阶。

  西盟县是典型的“直过民族”地区,佤族、拉祜族世居于此,也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更是全省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西盟县紧紧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将扶贫对象转化为扶贫力量,千方百计为贫困群众提供便利、增加收入。养蜂“达人”二妹便是西盟县扶贫对象转化为扶贫力量的生动代表。今年初,二妹当选为西盟县勐梭镇班母村第十党支部书记、十四组组长。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指示精神后,二妹说,脱贫以后又是新的起点,她立志在做好养蜂产业的同时,带领村民培育新的致富产业、学习新的技术,争取做到全村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技术,让阿佤人民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2018年,西盟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率先在全国“直过民族”地区实现整体脱贫摘帽,从“阿佤人民唱新歌”迈进到“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8月的腾冲市猴桥镇猴桥社区国门新村青山如黛,整洁的村容村貌、独具傈僳族特色的房屋和灯杆、民俗文化广场、民俗博物馆……这个傈僳族村寨旧貌换新颜。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腾冲市以兴边富民工程、十百千万工程、沿边三年行动计划、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等为抓手,因地制宜,整合力量,加大投入,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社区林业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种植了泡核桃、红花油茶、木瓜等经济林果,还种植了17462亩草果,去年人均纯收入1.3万余元,傈僳族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猴桥社区党总支书记蔡文辉介绍,近年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国门新村依托国门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以特色民族风情和现代休闲旅游融合为特色,建设了集旅游、休闲、商业为一体的旅游休闲村寨,成为游客的“打卡地”之一。

  通过实施两轮兴边富民沿边三年行动计划,腾冲市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0亿余元,全市3个沿边乡镇27个村基本实现“五通”“八有”“三达到”的目标。目前,腾冲市3个边境乡镇的6个抵边村(社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脱贫是迈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我们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认真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指示精神,我倍感振奋。”福贡县施底村党总支书记福四三也是一名老支书,从2003年至今,他已在施底村工作了18个年头。

  精准扶贫让施底村变了样,昔日泥泞的乡间路被水泥路取代,栋栋新房建了起来,种植的1.6万亩草果和360亩茶叶,绿了山坡,富了村民。2020年,福贡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抵边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对施底村进行旅游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庄环境。施底村也成了福贡县城居民避暑纳凉、休闲娱乐的“后花园”。在村口的“岛上傈家”农家乐里,傈僳族妇女余珍妹边打扫卫生边说:“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漂漂亮亮的,村里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游客慢慢多了起来,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她的农家乐营业一个多月,收入已经超过了10000元。

  施底村充分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开办农家乐,学习传承民族文化,大力发展草果、茶叶等产业,乡村旅游也如火如荼。“我们要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热情周到的待客之道,走出一条最适合施底村的乡村振兴路。”福四三信心满满。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指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建设好美丽家园,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将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伟大赞歌谱写在云岭大地上。(记者 胡梅君 殷洁 李树芬 戴振华 黄鹏 刘宣彤 杨艳鹏 普孟秋)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