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云南“画卷”

来源:新华网 2021-10-11 12:32:15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这里是“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这里探索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近年来,七彩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迈出“绿色和谐”步伐,绘就生机勃勃的“画卷”。

6月7日在云南昆明市晋宁区夕阳彝族乡拍摄的野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呵护共有的家园

  近期,云南野象北巡,并在人工引导下平安南归,引发全球广泛关注。象群一路游走,中国政府与民众一路精心管护,护象行动得到世界肯定。云南拯救濒危物种亚洲象的故事也温暖全球,引发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注。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将在昆明举行,“一路象北”也成为COP15这样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会为何选在云南举办的答案注脚。

  滇金丝猴被称为“雪山精灵”,在“三江并流”腹地的高山密林中“安居”。1985年底,云南省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程师钟泰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专家一道开展野外调查,见到了滇金丝猴。钟泰说,滇金丝猴长着一张像人的脸,红色大嘴唇很特别,因种群稀少,避居雪山深处,寻常难能一见。

  白马雪山脚下,69岁的护猴员余建华说,附近村民曾经以打猎、伐木为生,猴子栖息环境受影响,猴群数量减少。为拯救濒危的滇金丝猴,白马雪山实行严格的保护政策,探索“社区共管”模式,将保护与周边居民的生存发展相结合,促进滇金丝猴种群恢复性增长。“保护区建设之初,种群数量不足500只。”钟泰说,分布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滇金丝猴种群数量稳步增长,目前达2300余只。

这是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里的滇金丝猴(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云南一直致力于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效保护一大批珍稀濒危动物的种群及其栖息地。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卫斌介绍,自1958年以来,全省先后划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自然保护区等11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362处。在这些自然保护地内,全省90%的重要生态系统和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云南的自然保护地实践是我国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范围、大规模、多样化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使旗舰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对整个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保护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内的“扶荔宫”生物多样性体验园是COP15生物多样性室外展览展示项目之一。“这里有中国重要的珍稀植物,也有来自全球五大洲的代表性植物种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园主任孙卫邦说,“扶荔宫”充分展示了全球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别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村民逐渐加入保护生态的队伍,保护共有的家园。”余建华说,很多村庄附近就是滇金丝猴分布的区域,猴子现已不那么怕人了,有时不到50米都能看到。

 

这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内的“扶荔宫”生物多样性体验园一景(无人机照片,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绘就生机勃勃的“画卷”

  云南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各大类群生物物种数接近或超过全国同类物种数的一半。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督察专员曹永恒说,云南自然生态环境差异大,使得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分布区域小,生态适应能力低,对外界干扰非常敏感。

  “近年来,云南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日趋完善,生态系统质量稳中向好。”COP15云南省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马永福说,云南国土面积占全国4.1%,却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生态系统类型,COP15在云南举办,与云南丰富的资源,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密不可分。

  长期以来,云南高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项工作,先后发布丽江宣言、腾冲纲领、版纳约定,率先制定《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发布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曹永恒说,云南较早开展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研究,建立首个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等试点工作,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

  亚洲象、滇金丝猴等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明星物种,华盖木等珍稀植物得到有效保护。“黑冠长臂猿、滇金丝猴和绿孔雀等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旗舰作用,又是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指示物种,保护好他们也就保护了这个区域的整个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教授杨宇明说。

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白鹤滩镇杨家湾村拍摄的一株近地移植的巧家五针松树苗(8月20日摄)。新华社发

  野外已经灭绝的富民枳,在原分布地得到有效回归重建;巧家五针松、华盖木、滇桐等15种迁地保护的植株已正常开花结实……20余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通过就地、迁地和回归等抢救性保护措施得到了有效保护,脱离灭绝威胁。“聚焦立法保障、协同发力、自主创新推动云南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王卫斌说,2005年,云南在全国率先提出“极小种群”保护倡议;2010年,省政府批准实施《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明确了62个野生植物和50个野生动物物种共计112个优先保护对象,“十三五”期间,实施120多个保护项目。

  云南约有50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分布区增加和扩大。每年迁徙至云南的鸟类达420种,赤麻鸭等7种水鸟数量超过1万只,并不断观测到鸟类新记录、新分布。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天喜介绍,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增至300头左右,滇金丝猴由1400只增至3300只以上,西黑冠长臂猿由800只增至1300只左右。

  “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云南傣族群众世代传颂着这句谚语,也向人们传递着最为朴实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不只是傣族群众,云南许多民族,都有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密切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各族群众的共识。

 

几只西黑冠长臂猿在树上采食野果(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守住绿水青山

  63岁的茸比家住香格里拉市普达措国家公园,这里平均海拔近3500米,拥有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

  以前,砍树、打猎成为群众的日常。几年前,普达措国家公园建立后,实行社区反哺政策,让茸比有了村民和“园民”身份。“一年领的补助和反哺钱数万元,环境没保护好,这钱就没了。”茸比说,保护好绿水青山,真的就有金山银山。

  茸比的身份转变是云岭大地谱写绿色生态发展答卷的缩影。

这是1月6日早晨在云南省元阳县拍摄的哈尼梯田。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在元阳哈尼梯田,哈尼人利用复杂的水渠系统,将水从树木繁盛的山顶引入梯田,构建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积极开展生态保护扶贫,全省从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选聘生态护林员18.3万人,带动逾78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云南各族人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云南省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坚持发展与保护相协调,呵护绿色、追求最美,“绿色”成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鲜明底色,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核心和交汇区域。去年,在云南发现大围山梧桐等新物种、新记录种256种。记者从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众多云南新物种、新记录种成为“网红生物”,云南生物多样性关注度持续升温,保护力度也不断加大,云南是当之无愧的生物多样性宝库。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绿孔雀(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在保护地外,还分区域建立了以绿孔雀、印度野牛等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小区或社区公益保护地。同时,建立健全了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等极小种群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全面巡护监测体系,确保野外种群安全。王卫斌说,比如亚洲象保护上,实施了亚洲象栖息地恢复、监测预警和安全防范等工程,建设亚洲象食源地“亚洲象食堂”9000余亩。

  “守住绿水青山,迎来金山银山。”“十三五”以来,云南举全省之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八个标志性战役”。

  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实施274家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整治,划定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建立全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云南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长山、吉哲鹏、赵珮然)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