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旅游迎来“COP15时间”

来源:昆明日报 2021-10-13 14:16:47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召开。为让市民和游客亲身体验、感受“中国春城”之美、“历史文化名城”之美、“国际大健康名城”之美,昆明旅游也迎来了“COP15时间”。

  野生动物“走上”春城街头

  绿孔雀、大象等野生动物,纷纷“走上”昆明街头。这其实是“花融春城 共襄美好”中国·昆明立体花坛大赛的获奖作品。

  国庆假期,围绕COP15主题设计、布置的100组立体花坛作品亮相昆明,不仅展现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果和极具魅力的云南特色,也向市民和游客展现春城之美。

  跟着“赏花坛地图”,打卡100组立体花坛,也成为这段时间昆明最热门的出游方式。“打卡昆明主题花坛”话题连续多日排名抖音昆明同城榜榜首,省外用户直呼:“太美了!现在就想去昆明!”

  除了街头的立体花坛,昆明市中心的3头“大象”也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参观。“快看!大象撞碎玻璃从屏幕里跑出来了!”近期,一条裸眼3D视频出现在昆明市中心的东风广场十字路口。时长30秒的视频,讲述了云南文旅IP形象“云南云”使用“游云南”App,到雨林中与3头亚洲象互动、玩耍,安心游云南的故事。由于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就能看到在热带雨林里自由活动的大象,众多市民、游客都前往打卡。

  “流光溢彩”春城夜更美

  白天游昆明,能偶遇“走上”街头的野生动物。晚上游昆明,精彩也不减。

  在孔雀部落的月光下与孔雀共舞,在神鱼部落的哈尼云上梯田感受千层稻浪,在牦牛部落经历恢弘的迁徙之旅……10月起,“流光溢彩夜更美”主题夜游活动在云南民族村上演。这场以“夜”为媒,融合云南多元民族文化及生物多样性元素的夜游活动,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往打卡。

  “流光溢彩夜更美”夜游活动涵盖4场主题演艺大秀、各民族互动体验节点、光影艺术节点等内容。通过光影、演艺、造景等形式,打造出数字烟火、裸眼3D大秀、民族文化表演等亮点,为观众创造难忘的数字创意民族文化体验,也让观众沉浸式地体验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据介绍,夜游活动将和周边的海埂公园、滇池大坝一起,形成有规模的夜游景点集合,推动度假区片区发展和旅游转型升级。

  作为“2020中国夜间经济二十强城市”,目前,昆明市正引导培育夜间文旅消费,打造夜赏、夜游、夜宴、夜娱、夜购、夜宿“六夜”系列产品,形成夜游景区、夜间商业街等一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动全市夜经济发展。

  足不出户“慢”游彩云南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昆明互联网企业也积极运用科技手段,让世界各地公众足不出户就能遍览云南美景,感受七彩云南的生态、人文与和谐之美。

  新版“游云南”App就引入116路直播,推出“云南生物多样性”“鸟瞰云南”“云南特产原产地慢直播”等3个直播专题,并推出“慢”游云南直播。

  云南有雄壮奇险的高原雪峰,有孕育生命的热带雨林,还有奔流直下的大江大河……“慢”游云南直播带领网友探索茶马古道上的临沧凤庆鲁史镇、迪庆维西同乐村、大理沙溪古镇等村落,开启云南山间古村落的探秘之旅;前往西双版纳野象谷、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普洱国家公园,探寻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猕猴等动物的家园;走进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西双版纳望天树景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大理南涧无量山樱花谷等景区,聆听森林音乐会中的云南音符。

  “慢”游云南直播呈现的画面,都来自“游云南”“慢直播”平台。作为国内最大的24小时景区直播集群,“游云南”“慢直播”已接入覆盖云南16个州市的1400多路实景直播流,让游客能形象直观地感受美丽云南。

  从昆明街头的百组立体花坛作品,到融合生物多样性元素的夜游主题活动,再到展示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直播,昆明、云南正通过讲好春城故事,展现生物多样性之美,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助力讲好生态文明中国故事。(记者 李思凡)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