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花盛开 示范建设结硕果

来源:云南日报 2022-01-10 11:14:15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核心速读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2020年1月,时隔五年总书记再次踏访云南时提出,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多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政策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始终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集全省之智、举全省之力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七彩云南,是山川独特、风光秀美,是人文神秘、风情万种。但是,在云南最绚烂的一“彩”是亲如一家的各族人民。尤其是随着“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步伐的加快,一条富有时代特征、云南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吐露芬芳,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共同发展,谱写了新时代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篇章。

  一个民族都不掉队

  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2020年12月30日,火车的鸣笛声回响在无量山深处——大理至临沧铁路开通运营,佤乡人民的“发展之门”进一步开启。这一天,保(山)泸(水)高速公路(瓦房至六库段)也建成通车,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就此告别无高速公路历史,实现与全国高速公路网的联通对接。

  2021年12月2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全面通车,铁路沿线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民族地区迎来了“张开双臂、拥抱世界”的重大机遇。

  ……

  天堑变通途,发展更加速。多年来,云南把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交通建设的重点,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推动一批期盼多年、奠基长远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通航运营机场达到10个,5个民族自治州进入高铁时代,8个民族自治州的48个县通高速公路,民族地区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邮、通硬化路,一些曾经“峰际连天、飞鸟不通”的山村也打通了发展通道,民族地区发展势头强劲。2015-2020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年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一个民族地区落伍。”云南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把民族地区发展融入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实施三轮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着力抓脱贫、固团结、强引领,打造了36个示范县、301个示范乡镇、4083个示范村,助推各族群众全部脱贫、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实现示范区建设和脱贫攻坚“双融合、双促进”。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2019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群众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勉励乡亲们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继续团结奋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云南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把产业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抓手,找准发展优势,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业,全力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特色县培育,民族地区产业特色优势逐步显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各民族同心筑梦、奋斗圆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知相亲相惜

  1951年元旦,赴京参加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盛典归来的云南民族代表们在“民族团结誓词碑”前起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70多年来,这段“不悔誓言”深深融入云南26个民族的共同血脉,激励着一代代人,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坚守初心、筑梦前行。

  “在誓词碑上第9个签字的代表方有富是我的父亲。他曾告诉我,签字那天是他这辈子最激动也是最高兴的一天。”当年勇敢坚定签下名字的方有富,生前常在火塘边向哈尼族乡亲们讲述誓词碑和民族团结的故事。如今,他的小儿子方财兵接棒,当起了民族誓词碑的义务讲解员,“我要把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传承誓词碑精神,让这份红色血脉赓续下去。”多年来,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教科书”,民族团结誓词碑激励着云岭各族儿女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云南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义,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我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全过程,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建设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打造全域创建格局;鼓励各族群众在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城镇和乡村双向流动,健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省委、省政府以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为抓手,积极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十三五”期间,全省共扶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709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110个,民族文化“百项精品”项目102个,民族文化“百名人才”100人,连续两年列入省政府10件惠民实事,项目范围覆盖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26个世居民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民族文化交融格局,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巩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

  推动沿边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你们都是老支书,长期在边境地区工作生活,更懂得边民富、边疆稳的意义……我们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边境稳则全局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新方位,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了“治国必治边”的重要论述。云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全省国境线占全国国境线近五分之一的省情实际,把边境地区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先后制定《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关于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文件,从法制和政策层面立起了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四梁八柱”。

  边境兴则云南兴、边民富则边防固。从2015年起,我省在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工程基础上,连续实施两轮“云南省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全省110个沿边乡镇的878个行政村实现了“五通八有三达到”目标,边境沿边村寨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2020年5月,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原则,省委、省政府在我省25个边境县(市)抵边行政村(社区)中选择了30个自然村,根据“一村一方案,一村一示范”要求,突出“产业支撑、文旅融合、生态宜居、边贸助推、睦邻友好”等5种示范类型,率先试点打造“基础牢、产业旺、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边境小康示范村,为沿边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

  2020年,30个边境小康示范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153元,较上年增长17.93%,边境村寨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2021年,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全面推进,我省将力争用3年时间将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初步建成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推动形成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廊带,边民富、边疆美、边防固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少数民族群众在宁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会现场载歌载舞。 记者 陈飞 摄

  数说成就 >>

  ● 全省民族地区通航运营机场达到10个,5个民族自治州进入高铁时代,8个民族自治州有48个县通高速公路,民族地区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邮、通硬化路

  ● 全省110个沿边乡镇的878个行政村实现了“五通八有三达到”的目标,率先试点打造了30个边境小康示范村

  ● 全省共创建1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3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5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0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数量居全国前列

  ● 打造了36个示范县、301个示范乡镇、4083个示范村,3307个单位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或示范单位,1065所学校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

  ● 39个集体和42名个人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50个集体和100名个人被表彰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

  ● 扶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901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252个

  (本报记者 张潇予 李正雄)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