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原标题:我省印发“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50%以上社区有老年大学学习点
日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其中明确,到2025年,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50%以上,全省不少于26个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有1所老年大学,70%以上的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大学分校(老年学校)、50%以上的社区(行政村)建有老年大学学习点。
具体目标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健全完善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普惠性资源进一步扩大,补齐农村、边境民族地区和城市学前教育短板,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到2025年,全省普惠幼儿园占比达85%,普及普惠县占比达30%以上,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50%以上。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和能力提升,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高质量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到2022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并持续巩固;到2025年,全省不少于26个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高中教育普及提升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课程改革和育人方式改革深入推进,协同人才培养方式有效创新,逐步形成多样化、有特色的高中教育格局。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建设职教强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学校和专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为全省重点产业发展培养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到2025年,建设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至4所,建好17个州市级职教园区,建设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5所和专业群15个。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内涵建设、分类发展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更加健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牢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双一流”建设成效更加显著,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辐射能力明显提高。到2025年,实现全省16个州、市高等学校全覆盖,打造3至5个一流学科、550个一流本科专业和800门本科一流课程。
劳动年龄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多渠道扩大教育供给,构建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参与、共同分享教育发展成果的新格局,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完备,畅通各级各类教育衔接渠道,促进教育选择更多样、成长道路更宽广,全省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到2025年,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1年。
关注热点
体育教育 培养学生掌握1至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
《发展规划》中称,稳妥推进中考改革。完善考试和成绩呈现方式,落实好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方案,积极稳妥推进体育100分和音乐美术各20分考试工作。到2023年,县级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和民办普通高中公费学位全部合理分配到服务区域内各初级中学,并确保足额录取,分配比例进行年度动态调整。
为此,《发展规划》在“发展任务”中提到,切实加强体育教育。推动教育、体育深度融合发展,构建小学、中学、大学相互衔接的课余体育训练、竞赛体系。支持体育传统特色校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为学生纵向升学和横向进入专业运动队、职业体育俱乐部打通通道。配齐配强体育师资,全面优化办学条件,强化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完善学生体育竞赛平台,夯实学校体育发展基础。积极发掘云南历史文化体育资源,开设富有云南特色的体育课程。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新局面。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体育考试评价导向作用,培养学生掌握1至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
加强改进美育工作。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配齐配足音乐、美术教师,开足上好美育课程,强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积极开设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校本美育课程,因地制宜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课程。继续建设5个艺术教育试点县和150个美育特色学校,依托高校建设大学生艺术团,在中小学建设交响乐团、管弦乐团。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常态化的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规范学校美育工作管理,健全学校美育工作评价机制,将美育工作纳入考核指标体系。鼓励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展演,培养学生1至2项终身受益的艺术特长。
课后服务 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
《发展规划》提出,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源头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积极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家长思想观念,疏堵结合,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和良好教育生态环境。加强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课外读物、体质健康管理,保障学生休息权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实现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高质量推进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由政府、学校、家长共同合理分担课后服务运行成本,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学习成长需求,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度”,开发设置多样化课后服务项目,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补课”。
从严治理规范校外培训。从严审批和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线上线下培训机构全部纳入监管,确保监督全方位无死角。
老年教育 力争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有1所老年大学
《发展规划》明确,促进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把老年大学(学校)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健全老年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在社会福利中心、乡镇敬老院等养老机构设立老年课堂等学习场所。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支持高等学校加强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建设,将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列入鼓励增设专业目录、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目录和紧缺专业目录。力争到2025年全省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有1所老年大学,70%以上的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大学分校(老年学校)、50%以上的社区(行政村)建有老年大学学习点。
建立全省老年教育师资库,鼓励各级各类学校选派教师到校外老年教育机构兼职任教或从事志愿服务,支持普通高校、职业学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及相关行业优秀人才到老年教育机构工作。
建立老年教育教师岗位培训制度,保障教师在薪酬福利、业务进修、职务(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方面享有的权利和待遇。鼓励专业社工、助老团体(个人)等参与老年教育工作和助老志愿者服务,加快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教学和管理队伍。
教师队伍 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完善分配激励机制
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发展规划》指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其中称,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发展规划》提出,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其中,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清理精简现有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控制总量和频次,对清理后保留的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实行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改进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方式方法,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有关报表填写、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等事宜。
落实教师工资待遇。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教师内部分配激励机制,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师倾斜,落实校长职级奖励制度和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机制;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为乡村教师配备相应设施,关心乡村青年教师生活,丰富乡村教师精神文化生活。(记者 罗南)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