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七彩云南的绿水青山

来源:云南日报 2022-01-11 08:40:10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原标题: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

  守护好七彩云南的绿水青山

  希望云南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考察时指出

  希望云南努力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考察时指出

  举世瞩目的COP15,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举办地云南。占全国4.1%国土面积的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是涵养沿岸4亿人民的长江的上游地区,是我国西南乃至东南亚的生态安全屏障。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对云南提出了“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好七彩云南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

  在“破局根治”中翻开新篇章

  从高空俯瞰滇池,湖盆南北长东西窄,湖体北部海埂横亘东西,将湖体分为内外两部分,水光潋滟,“一线平分秋色”的美景尽收眼底。

  2021年,围绕滇池,云南开展了一场雷霆万钧的整治。省委、省政府召开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情况通报会指出,要以“破局”之势、治本之策,开展一场动真碰硬的“湖泊革命”。

  褪去钢筋水泥,为滇池留白,让宝石闪亮。目前,滇池长腰山片区整改取得阶段性进展,违规建筑已全部拆除;官渡区第一批15个点片已全部通过整改。

  坚持湖泊是用来保护的,不是用来开发的。全省上下立下生态环境保护铁规,以强有力的整治行动开启高水平保护新篇章,以铁腕治污护航绿色发展。

  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有持之以恒的坚守。7年来,云南聚焦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这一目标,全域全过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抓实抓细污染防治攻坚战,我省以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突出重点实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等8个标志性战役,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坚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我省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效开展高黎贡山生物生态保护、长江“十年禁渔”和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等工作,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高。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生态文明建设注定是一场持久战。云南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实际行动,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在祖国西南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生态屏障。

  在“昆明宣言”中开启新征程

  大象躺卧在密林里酣然入睡,这张由无人机定格的照片,被网友称为“2021年最治愈最美好的场景”。

  亚洲象北上南归,这一趟旅行由数万人一路守护,人象在相处中探寻彼此的世界,在陪伴中收获信任,为COP15书写了一段生动的“人象和谐”序言。而这,也正是云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写照。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项工作,先后发布了丽江宣言、腾冲纲领、西双版纳约定,率先制定《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开创地方立法先河,率先试点建设国家公园,在全国较早发布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

  经过多年努力,全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日趋完善,生态系统质量稳中向好。一大批珍稀、濒危、极小种群物种得到保护和恢复,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全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的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构建起“三屏两带六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在保护独特的生态系统、天然植被、热带雨林和珍稀濒危物种,维护长江、怒江、红河、澜沧江下游及珠江下游地区生态安全,保障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连通性、连贯性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COP15最终选择以生物多样性、气候条件和空气质量等综合因素胜出的昆明作为举办地。COP15的精心筹备、成功举办,也让云南的知名度、美誉度、开放度全面提升。

  2021年10月13日下午,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在昆明闭幕,会议正式通过“昆明宣言”。带有明显地域标识的宣言在带给举办地殊荣的同时,更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开启意义更为重大、视野更为广阔的征程。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胸怀“国之大者”,云南正运用COP15第一阶段会议成果,配合做好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成立和运营工作,积极创建高黎贡山、亚洲象等国家公园,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让鱼翔浅底、鸟鸣枝头常存,让世间万物呈现和谐景象。

  在绿色发展中踏上永续之路

  “栽秧已经过去二轮二十五天,二轮过去到三轮的日子。”当生活在红河南岸的哈尼族人唱起这支调子,哈尼梯田即将迎来新的耕耘季节。

  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曾对红河哈尼梯田的保护和利用给予肯定:“赞赏缔约国为推进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而形成的结构化措施,尤其是为提升当地农副产品价值、推动传统实践所做出的努力。”

  作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元阳哈尼梯田划定绿线、守住红线,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释放生态产品所蕴含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全域保护提供了云南范本。

  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载体,云南全力以赴推进示范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均开展了示范区创建工作,累计建成1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更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2023年,保山隆基生产基地将打造“零碳工厂”,助力能源企业全面实现碳中和目标。消息的释出,再次让全球清洁能源的目光聚焦云南。

  从全国第一块太阳能板出产,到“零碳光伏”概念全球首发,云南光伏产业已成为全国甚至全球清洁能源的“放大器”。光伏产业,也成为了云南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切面。

  云南坚持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全力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淘汰类产能全面出清,实施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单位GDP能耗强度由升转降。

  一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在推动全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发生深刻变革。绿色成为云南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记者 王丹 胡晓蓉)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