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义务教育阶段“双减”之后,学生和家长身上的“担子”卸下了吗?今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昆明、大理2个州市的7个区县开展专题调研。这份调研报告昨日(26)提交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在调研中,近九成中小学学生家长反映“双减”之后,孩子的作业负担明显减轻。
问卷调查
近9成家长反映孩子作业负担明显减轻
调研组实地查看了6所小学、3所完全中学、4家校外培训机构,召开了2次调研座谈会。调研期间,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结合我省实际,还专门设计制作了“双减”实施情况调查问卷,通过全省16个州市的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面向中小学学生家长开展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累计收到13000余人次的问卷反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普遍“知晓”双减政策,71.3%的家长表示“了解”或“有所了解”;同时,家长普遍反映学生的作业负担明显减轻,89%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作业“明显变化”,认为学生作业“无变化”和“没有减轻”的家长仅占4.5%;在对校外培训负担的调查中,77.1%的家长认为校外培训负担明显减轻、培训作业明显减少。虽然家长普遍反映了负担减轻,但是家长对孩子对中考和高考依然存在焦虑,只有28.3%的家长表示自己“没有焦虑”。
教师积极性如何提高?
完善经费保障规范“弹性上下班”制度
为了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省全面推行“三点半”课后服务。目前,已经实现了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学生参与率达到了97.18%。不少学校还积极探索引进专业性社会组织、非遗传承人进校园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锻炼和作业辅导。
尽管如此,调研报告指出,目前课后服务主要由学校教师无偿承担。虽然我省今年年初制定并下发了课后服务收费的通知,但各个州市具体收费标准、方式,以及参与课后服务人员相关薪酬及补贴的发放还在进一步制定中。由于经费保障不到位、工作时间长,影响了教师积极性的发挥。
报告建议,要继续探索和完善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及相关激励机制。尽快研究制定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课后服务财政补贴实施办法,完善和规范“弹性上下班”制度,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同时,要将课后服务考核也纳入教师职称评价和绩效考核中。
课后服务水平咋提升?
引导非学科类课后培训机构进学校
调研报告还指出,课后服务的形式也相对单一。大部分学生对音、体、美或其它非学科类对专业课干型血,但是我省这些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辅导作业”成为了学校课后服务的主要内容。
报告建议,要督促检查各地各学校按照“一校一案”,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调整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同时,要积极利用和发挥非学科类课后培训机构进学校的作用,丰富课后服务项目,增强课后服务项目对学生对吸引力和实用性。
培训资金咋监管?
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一律纳入监管范围
在校外培训机构清理整顿中,报告指出,在处置培训机构“卷款跑路”“退费难”方面缺乏有效对工作措施。出现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监管难度增大,部分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入“地下”,逃避监管。
报告建议,要加强对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的监管,不区分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机构,不区分培训存量和增量,一律纳入监管范围,有效防止构“卷款跑路”和“退费难”等行为。同时,尽快按照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培训机构收费指导标准,推动政府指导价格政策落地,减轻学生家长等经济负担。(记者 孙琴霞)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