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手礼热销带动云品出滇

来源:昆明日报 2022-08-02 14:50:12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入夏以来,昆明凭借凉爽的气候,被网友称为“自带空调的城市”,更是成为暑期旅游“顶流”。不少昆明本地人都表示“很久没有见到过这么多人了”,更有网友调侃“半个中国的人都来云南避暑了”。

  随着云南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云南特产也迎来热销,成为来滇游客越来越喜欢的伴手礼。很多游客在返程时,行囊里都会装上以云字号产品为主的云花、云茶、云药、云烟及鲜花饼、咖啡等云南特产,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带着云品满载而归。

  本地特产受欢迎

  记者在走访机场、火车站时发现,有不少旅客拎着大包小包的云南特产,准备作为伴手礼带回家与亲友分享。7月27日,记者来到昆明南站内的一家特产超市,不少游客趁发车前的休息时间纷纷选购产品。“外省游客一般喜欢购买鲜花饼、茶叶和菌干等特色产品,不论是送给亲友,还是自己留着吃都是不错的选择。”超市工作人员一边向进店游客介绍产品,一边告诉记者。

  对于从湖南来滇旅游的王永利先生来说,此次云南游最忘不掉的就是野生菌的美味。“云南野生菌的鲜,是其他任何食物都比不了的。吃过以后,我才明白云南人对菌子为什么那么痴迷。”王永利说,他回湖南前还特意到昆明的农贸市场里买了很多野生菌,冰冻保鲜后通过快递寄了回去,准备邀请朋友一起分享这份云南独有的美味。

  “游客很喜欢具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比如白族的扎染、傣族的傣锦和竹编等,都是很多游客购买伴手礼时的选择,同时茶叶、鲜花饼、小粒咖啡等云南特产也很受欢迎。”市中心一家特产超市的老板介绍,云南特产具有丰富的民族、地域特色,而且种类丰富,给游客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深加工产品走俏

  “我这次去大理旅游,买了当地的特产乳扇沙琪玛,包装上小老虎趴在洱海边的插画,看着特别有意思,而且乳扇的味道跟芝士有点像,口感特别好。”来云南旅行的四川姑娘李师师说,她从丽江一路游玩来到昆明,最吸引她的是各地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

  据云南省旅游商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云南特产的优势在于自然、原生态,而现在的游客,特别是年轻群体关注的不只是产品实用性,还把更多注意力放到体验感和文化性上,现在云南很多地方都在大力发展与当地特色紧密结合的深加工产品,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在昆明市中心的尚义花卉市场,不少游客选择精心制作的干花和鲜花皂、鲜花香水等由鲜花衍生出来的深加工产品作为伴手礼。有商户介绍,鲜切花的花期短,很多外地游客会选择干花和仿真花代替。“这些鲜花衍生出来的深加工产品更为精致,有纪念意义,也方便携带,送亲朋好友都合适。”商铺负责人说,通过更为丰富的产品内容和形式,能更好地拉近特色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

  云品出滇有了新路子

  “三十九块九,三大盒鲜花饼包邮到家。”随着直播带货的火爆,助力云品出滇也有了新路子。无论是在抖音直播还是淘宝直播上,只要在收搜框输入“云南特产”,就能看到各种卖鲜花饼、普洱茶、文山三七等特色产品的直播间。

  在名叫“云南特色美食——云腿月饼”的抖音直播间里,身穿云南少数民族服装的主播站在流水线生产车间,拿起手中的云腿月饼,面对镜头向全国各地的网友推介,并现场回答网友的提问。

  直播带货把人、货、场景线上线下进行融合,通过直播平台将产品卖出去。相较于传统卖货方式而言,直播带货打破了时空壁垒,能更好地把云南特产通过网络推向全国、推向世界。现在,云花、云茶、云药、云咖等云南名品纷纷走进直播间,更多独具云南地域、民族特色的产品通过直播间对外销售,让云品走得更远、更好。

  有业内人士表示,网络直播的兴起,使得云南各地特产借助互联网打通流通梗阻,接下来应该加快建设标准化体系,引导企业、商户紧跟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和当代消费观念,不断提升云品品质,扩大品牌效应,增加品牌价值,直播带货才能走得更远,才能赢得口碑和留住消费者,最终实现多方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局面。(记者徐剑)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第五届昆明蓝花楹文化艺术节&消费季活动自4月28日启动以来,持续带火昆明“赏花经济”。

2023年06月14日 12:06

6月11日—12日,由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教育厅主办的2023年“云岭师生说”理论宣讲比赛决赛,在云南农业大学校友会堂拉开序幕。

2023年06月14日 12:03

截至目前,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已整治完成高风险路段、驾驶人、车辆、企业等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6.5万个,全省交通安全形势整体平稳,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2023年06月14日 11:49

6月10日,西山区教体局、昆一中西山学校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泸水市,正式签订对口帮扶泸水市第一中学协议。

2023年06月14日 11:36

6月13日,2023昆明安宁温泉高原半程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会上宣布本届马拉松将于6月24日上午8:00在安宁市人民广场鸣枪起跑。

2023年06月14日 11:14

截至6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满两个月,磨憨边检站已验放超39个国家和地区,2.5万人次出入境旅客。

2023年06月14日 10:55

近日,在昆明市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由昆明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承建单位国科智融科技发展(云南)有限公司、建信云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知识产权基

2023年06月13日 18:20

6月9日,香格里拉检察院联合香格里拉市公安局、香格里拉市法院、香格里拉市司法局,邀请香格里拉市第一中学部分学生参与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讲堂,开展以“

2023年06月13日 17:46

6月13日,“红色文化体验馆媒体行”活动在昆明举行,云南各大主流媒体走进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滇池路136号的红色文化体验馆,在体验科技与红色文化创新碰撞的同时,

2023年06月13日 16:20

6月12日,盘龙区第二届“贤才聚盘”创新创业创造大赛的决赛在红星美凯龙昆明沣源路商场成功举办。

2023年06月13日 15:3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