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火塘会 | 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绿美

来源:云南网 2023-01-12 10:50:38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开栏的话

  几条板凳,几杯热茶,围着火塘而坐,人们谈生活、说变化。火塘边的话题,有邻里乡亲的家长里短,也有影响着家乡发展的长远谋划。

  2023年省两会期间,云南日报和云报客户端同步推出“”栏目,以“百姓问、代表委员议、专家谈”的方式,围绕一系列事关发展和民生的热点话题,连线会场内外,让代表、委员与各界群众深度互动,开展“云”上交流,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新年伊始,彩云之南冬景胜春朝,水清地绿、游人欢歌,蓝天白云、人鸥同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云南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为把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七彩云南坚持生态优先不动摇,绿色发展交出了新的“成绩单”。

  又是一年两会时,“绿美云南”再次成为百姓期盼、代表委员热议、专家关心的话题。

  百姓问

  “我生在滇池边,长在滇池边,对滇池有着极深的感情。天蓝水清、鸥鸟翔集、芦花摇曳……每一次按下快门,用镜头记录逐年向好的滇池生态,对我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摄影爱好者张先生拍摄滇池已有30多年的时间,对他而言,拍摄滇池的同时,也在记录心中那一抹乡愁。

  在他看来,滇池生态要好,不仅要政府努力,更要人们共同爱护。“我希望带到两会的问题是,未来都有哪些政策、规划,让滇池生态环境更好、让人们更爱滇池、让昆明因滇池而更宜居?”

  委员议

  “相信随着今后一系列的‘污水’工程、‘活水’工程、‘净水’工程、‘源水’工程、河湖监测调度及监管以及基础研究等项目的实施,滇池大放光彩的日子将会越来越近。”长期奋战在滇池治理一线,省政协委员、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副院长潘珉对滇池的明天充满信心。

  “多年来,昆明市委、市政府按照‘四个彻底转变’的治理策略,实施‘退、减、调、治、管’5个支撑性举措,从系统规划科学治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控源截污节能减排、生态修复系统提升、社会共治综合管理等方面开展滇池保护治理工作。”潘珉介绍,2019年至今,滇池全湖水质持续保持Ⅳ类,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标志性成果。

  “当然,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还需进一步拓宽全民参与滇池保护治理的渠道和方式,引导、营造保护滇池、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以实际行动支持、参与滇池保护治理,全社会一起努力把滇池打造成生态之湖、景观之湖、人文之湖。”潘珉建议。

  代表议

  省人大代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者腊乡党委书记熊文芳表示,2022年3月,我省提出实施云南城乡绿化美化行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随着城乡绿化美化行动持续深入推进,不断呈现出全省各族人民共绘绿色生态的美丽画卷。

  “绿美建设要充分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做到本土本色、接地气,不搞大拆大建,坚持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变化,实现自然而然地‘抬头见绿、推窗见景、出门见花’,做到实实在在的点上有特色亮点、线上干净整洁、面上协调好看。”熊文芳说,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的提升,是绿美云南建设给大家带来的直观反馈。在今后的履职工作中,要更加注重绿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强化政策和项目支撑,加快推进乡镇垃圾收储运建设,实现所有村庄配齐垃圾收集设施,确保农村生活垃圾设施全覆盖;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探索符合农村特点和群众习惯、简便易行的分类处理模式,减少农村垃圾储存量;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建设,不断提升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率,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实现农村外在美、内在美、持续美。

远眺滇池。记者张彤摄

  专家谈

  2022年是云南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的一年,围绕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以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为目标,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为引领,我省积极探索符合云南实际和特色的“两山”转化路径,均衡实现生物生态保护与发展。

  放眼全省,不断提升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水平、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提供优质旅居环境,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云南着力在产业链和供应链方面迭代创新,持续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发挥可视化、透明化和数字化现代产业聚集优势,促进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增值;精准探索“两山”转化有效途径,文、旅、康、体、农融合发展禀赋性优势更加凸显;聚力发挥碳汇优势,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经济”战略目标精准实现。

  从长远来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长效机制和制度的构建,必须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步伐。这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跟乡村振兴步伐、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云南发展的时代步伐,彰显高原特色农业、高原特色林业、西南生物生态的突出成就,探索云南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视化体系;以锲而不舍的韧劲、敢为人先的闯劲、奋斗创造奇迹的干劲,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生态蓝图绘到底,让云南生态“底色”更浓、绿水青山“本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西南林业大学教授、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唐世凯

  (云报全媒体记者 郑海燕 张明磊 黄芳 龙舟 张文峰)

责任编辑:李磊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几条板凳,几杯热茶,围着火塘而坐,人们谈生活、说变化。火塘边的话题,有邻里乡亲的家长里短,也有影响着家乡发展的长远谋划。

2023年01月12日 10:50

1月11日下午,省委书记王宁参加曲靖市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曲靖市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推进经济社会实现

2023年01月12日 10:42

报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全省各级政府必须牢记“三个务必”,纵深推进政治机关、服务机关、落实机关、清廉机关建设,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更贴近民

2023年01月12日 10:41

1月1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参加昭通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委部署要求,坚决扛起滇东北开发的重要职责,接续奋斗、

2023年01月12日 10:38

1月10日,政协委员赵金才走进云报全媒体新闻直播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我是一名老委员,作为工商界人士,期待着更好的开端,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2023年01月12日 10:32

1月10日,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昆明海埂会堂开幕。会后,政协委员夏嘉伟在云报全媒体新闻直播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责

2023年01月12日 10:26

作为连任的省人大代表,李红芬今年再次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带上了会。

2023年01月12日 10:10

1月11日下午,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以代表团全体会议形式,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01月12日 10:06

月11日下午,出席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参加分组会议,认真讨论省长王予波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

2023年01月12日 10:03

1月11日上午9时,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云南海埂会堂隆重开幕。

2023年01月12日 09:56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