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5”战略描绘跨越发展新蓝图

来源:云南日报 2023-01-12 09:18:39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新年伊始,两会启幕,彩云之南气象一新。

  新气象不仅体现在云南交出的“成绩单”上,更来源于跨越发展的新蓝图。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科学谋划了新时代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制定了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

  会场内外,“3815”战略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如何围绕“3815”战略加快发展,是代表委员们思考的重点。

  新篇章 争当高质量发展先行者

  “3815”战略指出,未来三年是云南加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步伐的重要阶段。

  开年之际,全省16个州市你追我赶、争先进位,为高质量发展写下鲜明注脚。

  高质量发展是结构优化、质效齐升的发展。打造云南副中心城市的曲靖带来了好消息:全市2022年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增长7.8%,增速和增量均领跑全省,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5.3%。省人大代表、曲靖市市长李先祥认为,全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曲靖经济发展实现突破的关键一招。围绕“3815”战略,李先祥说,将继续聚焦全面落实曲靖市委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三年行动部署,按照全链打造、园区聚集、龙头带动、亲清共赢的思路,构建以新能源电池、绿色硅光伏、绿色铝精深加工3个千亿级产业和6个百亿级产业、2个特色产业为重点的“3+6+2”现代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是区域协调、统筹推进的发展。脱贫攻坚的浩荡春风让云岭山乡发生巨变,对标省委提出的“3815”战略,省政协委员、省乡村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春山认为,云南省“三农”工作仍是短板弱项,农民增收、脱贫地区农村发展仍是重点和难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着力点应落在产业发展上。”赵春山建议,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聚集资源、聚合力量,推动要素向农业产业化发展汇聚。同时完善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为农民带来实惠收益。

  新机遇 放大优势持续释放动能

  区位、绿色能源、文旅资源……“3815”战略中对云南的优势进行了深刻分析和精准定位。

  抓住机遇、放大优势,才能赢得先机。

  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呈现出人享其行、货畅其流、发展提速、百业俱兴的繁荣景象。目前,全州进出口通关时间排名全省前列,进出口货运量、贸易额均居全省第一。

  省人大代表、西双版纳州委书记朱家伟介绍,在“3815”战略的指引下,西双版纳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抓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基础设施、通道建设。尤其是口岸经济方面,从今年起的三年,州财政每年将统筹安排5000万元、县(市)财政按每个口岸1000万元配套经费,按照1:10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口岸建设,力争口岸经济全产业链综合年产值迈上470亿元、530亿元、610亿元的台阶。朱家伟说,西双版纳已制定实施中老铁路沿线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布局和储备项目52个、总投资1058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21个,新增市场主体1.4万户,境外投资企业达83家。同时将通过“智慧口岸”建设,实现全州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保持在全省前列、进出口货运量年均增速15%以上、口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15%以上的目标任务。

  因时而动、顺势而谋,方可大有作为。

  温泉、森林、红酒、庆来故里、阿细跳月发源地……从资源优势到经济优势,弥勒文旅产业2022年为全市带来了107.3亿元的旅游收入。省政协委员、弥勒市委副书记田红梅介绍,围绕“3815”战略提出的“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优势,打造文化旅游强省”,弥勒已定下全新目标:到2025年,全市文化旅游及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达400亿元以上。“‘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智慧化’是方向,我们要以加快旅游业态升级、提升智慧旅游平台等6项重点任务为支撑,提档升级、剑指高端。”说到目标,田红梅底气十足,“在6项重点任务中,今年要实施的项目有22个,其中6个已经开工。”

  新挑战 加强硬支撑提升软实力

  云南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后来居上、跨越发展,就必须打通堵点、补齐短板。

  2022年以来,云南水利投资规模居全国第二。省政协委员、省水利厅厅长胡朝碧说,要立足省委提出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构建现代化高原立体水网。坚持空间均衡的治水思路,重点实施水库扩建扩容、库库连通、跨区域引调水、城乡供水一体化四大工程。“同时还将加大灌区建设力度、推动水权水价及投融资改革等。”胡朝碧表示,全省水利系统要埋头苦干、敢为敢闯,全力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水利支撑。

  有了硬支撑还要壮大软实力。“3815”战略提出“创造人才发展最好环境、最优生态”,引起了省人大代表、临沧市临翔区区长刘明武的强烈共鸣。他认为,临翔区近年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通过现代农民、现代工业企业家等“五大培训工程”,涌现出了大批本土人才;柔性引入高层次人才建设的“华中科技大学临翔区科技创新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立足推动产业发展,我们准备组织本地企业管理人才到省属企业双向挂职交流锻炼。”刘明武透露,今年临翔区将筹备一场国际人才交流活动,力争引进更多特殊人才。

  提建议、话发展,热度不减。代表委员们表示,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为务实的举措,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项目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一步一个脚印,将“3815”战略描绘的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今年以来,云南省商务部门精准实施彩云购车补、新能源汽车下乡、绿色家电置换升级等政策,并通过举办消费促进月、“彩云购物节”,发放“彩云消费券”等系列促消

2023年10月26日 16:42

本届大会主题为“中医药创新·区域合作·高质量发展”,围绕中医药领域创新热点、前沿趋势、政策法规和区域合作展开讨论,旨在搭建促进科研创新、产业发展和区域

2023年10月26日 15:58

10月24—25日,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联合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程序员节在北京展览馆成功举办。

2023年10月26日 15:43

10月2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将中哥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2023年10月26日 15:42

近年来,以环境保护税为代表的绿色税种相继以法律形式发布并实施,税收法定原则落到实处,有力推动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加速实现由“被动减排”向“主动治污”的转

2023年10月26日 15:35

10月2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

2023年10月26日 13:39

目前,云南省已同12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跨境人民币结算渠道,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金额7000多亿元,实现已建交南亚东南亚国家全覆盖。

2023年10月26日 13:33

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2023年10月26日 13:10

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同比增长4.0%)1.7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回升0.7、1.0个百分点。

2023年10月26日 12:07

10月22日,巧家县开展全国第十四个“敬老月”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老人送上节日祝福,不断厚植“尊老、敬老、

2023年10月26日 11:33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