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写好三篇大文章 决战苍洱焕新颜

来源:云南日报 2020-05-21 17:02:04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原标题:写好三篇大文章  决战苍洱焕新颜

洱源县金色的大地  记者  黄兴能  摄

  全州累计完成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23万人次

  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6.11万人次

  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升

  2019年达到12665元 年均增长9.81%

  “党的政策‘阿克几’(非常好),‘阿克几’,‘阿克几’!”84岁的傈僳族群众乔中美,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她住在云龙县苗尾乡阿兴地村,过去从竹篱房搬进垛木房,如今又从垛木房搬进砖混楼房,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老人的生活变迁,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精准施策推进脱贫攻坚的生动写照。

  5月1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正式批准弥渡、云龙、剑川等31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至此,大理州11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写好精准文章  实干巧干闯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大理、心系大理。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考察时提出“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在这里提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在这里提出“大家的日子一定会更好”。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大理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了重大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理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国土面积2.95万平方公里,风花雪月,旖旎秀美。多少年来,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白族、汉族、彝族、回族等13个世居民族,奋力与贫困抗争,全力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然而,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滇西边境片区的主战场之一,大理州的12个县(市)中有11个贫困县、34个建档立卡贫困乡镇、541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9702户420858人,脱贫任务任重而道远。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理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和洱海保护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和五级书记抓扶贫”要求,领导带头遍访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一线检查、一线督战、一线问效,全州上下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向贫困展开历史性大决战。

  “脱贫前线党旗红、我是干部我先上、我是党员跟我干。”云龙县党员干部积极投身“顶在前面、干在难处”专项行动,抓支部建设,支部高举“一面旗”领着干;抓干部作风,干部拧成“一股绳”带着干;抓党员示范,党员怀揣“一颗心”带头干。把困难当“铺路石”、一线当“磨刀石”、干事当“试金石”,啃“硬骨”、拔“穷根”、破“困局”,不断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祥云县树立“领导干部当行家、扶贫干部做专家”的理念,强化理论武装,消除本领恐慌;强化示范引领,立足务实担当;强化精准施策,巩固脱贫攻坚。各级领导干部和驻村扶贫队员把“作战图”挂在心上,把“指挥部”建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提升攻坚能力,促进全县实现高质量脱贫。

  南涧彝族自治县抓住清华大学定点帮扶的机遇,积极对接争取,以开办清华附中“创新实验班”、强化干部素质培训、夯实基础教育为载体,从教育智力领域进行精准帮扶,增强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条从根源上摆脱“素质型贫困”的发展新路。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剑川县在省扶贫办的全力指导支持下,精准制订“一库两图”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即科学编制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乡镇脱贫攻坚路线图、村级脱贫攻坚施工图,形成县乡村户脱贫攻坚“一盘棋、一本账”。

  “人在崖上走,水在崖下流。”千百年来,鹤庆县六合乡等地饮水难是群众心中之痛。鹤庆县力克艰难、规划建设“六合燕子崖提水、羊龙潭集中供水、黄坪下片集中供水、舍茶寺提水供水及草海镇西山片区集中供水”等5大片区安全饮水保障工程,彻底结束了贫困边远山区季节性缺水的历史难题,奠定了全县如期脱贫的坚实基础。

  写好生态文章  产业兴旺展新姿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生态扶贫将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是生态保护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大理州脱贫攻坚中的一道亮色。

  大理州着力把“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七个强化”扎实落地落细,确保人人有脱贫增收门路。各地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全面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鼓励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带贫机制,让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生产和就近就业,在家门口端上“金饭碗”。同时,大理州以“外输、内拓”方式促进群众就业,全州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23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6.11万人次;全州共建立扶贫车间169个、吸纳贫困劳动力3005人,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就业17354人,确保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洱海之源的洱源县,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意识,统筹生态生计,协调增绿增收,在一个战场打响脱贫攻坚、生态治理两场攻坚战。生态工程绘底色,生态治理涵养清洁水源,污染治理建设美丽田园,易地搬迁筑就幸福家园,人居环境越来越美;绿色发展增亮色,着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生态产业越来越优;生态收入添成色,通过群众投身公益性岗位、发展生态产业、实施生态补偿等途径,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金沙江畔的宾川县创新模式,因地制宜构建扶贫“大产业”;融合升级,确保产业扶贫长效发力。全县成功探索和发展了“党组织+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共绘一幅“坝区葡萄园、坡地橘果园、山区核桃园、江边咖啡园”的产业蓝图,以葡萄、柑橘为主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让贫困地区群众过上了好日子,呈现“乡村靓、产业兴、百姓富”的大好局面。

  民歌《小河淌水》的故乡弥渡县,立足传统生猪养殖大县实际及产业发展现状,探索创新“党组织+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招大商、引大商,引入正大集团实施50万头正大生猪全产业链扶贫项目,构建集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千年白族古渔村大理市双廊镇,积极探索“山下”旅游带动“山上”产业发展,“山上”扶贫拓展“山下”旅游经济,促进以旅养农、以农促旅,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双廊艺术小镇,实现农村资源“活”起来,农村要素“动”起来,贫困群众富起来。

  写好乡愁文章  感恩奋进谱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和大理白族群众在一起”的彩色画,端端正正贴在正屋,门口有一幅红彤彤的对联:“脱贫致富须靠自强,同奔小康当念党恩。”横批为“铭记党恩。”漾濞彝族自治县龙潭乡己路河村民李碧育的新房干净清爽,一家4口的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2199元增长到现在的13655元。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实践中,大理州交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大理答卷”。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升,2019年达到12665元,年均增长9.81%。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1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54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祥云、宾川、巍山、洱源、鹤庆5县首批脱贫摘帽后,大理州及时推进“防思想松懈,防返贫致贫,抓巩固提升”各项工作,切实提升脱贫攻坚成色质量。同时,全州坚持志智双扶,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活动,实施了“政策宣传、特色宣讲、主题演讲、文艺演出、乡村文化氛围营造、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移风易俗客事从简、先进典型选树、群众满意度提升”九大行动,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决心和斗志。

  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重。永平县龙街镇古富村以“寨子清洁·我家干净”为纲,以“十星评比”为目,以室内卫生清洁、屋外卫生清洁、个人卫生清洁、家中庭院绿化美化、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摆放规范的“三洁一绿一规范”为网。创建一套机制,激励群众“我要干”;抓实农村党员、致富能手、田秀才、土专家群体,抓实贫困户和边缘户等普通村民群体,扶着群众“要去干”;开展“党建+人居环境”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十星评比”创先争优行动,促进群众“要干好”;突出强化责任落实、机制履行、保洁管理、垃圾处置,引领群众“撸起干”。如今,村容颜值越来越高,村民气质越来越好,乡风乡愁越来越浓。

  漾濞县探索出苍山西镇光明村为代表的“五五模式”:产业上旅游入村、土地入股、核桃入社、产品入网、院子入景,户户奔小康;人才上在教学中育、群众中培、企业中带、项目中练、社会中引,家家有技术;文化上打好历史、核桃、民族、农耕、饮食文化牌,处处有乡愁;生态上护山有队、管水有制、种田有标、植绿有责、保洁有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组织上抓好思想联员、班子联责、发展联户、管理联动、服务联心,个个争先锋。全县开展“客事从简助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崇尚勤劳节俭美德,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传承文明乡风家风。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探索建立“群众会议制度”,谁来开?领导干部带头召开群众会;怎么开?到村民小组田间地头开;开什么?加强政策宣传解决实际问题;开得有效?让群众一听就懂一学就能干。群众会议制度打通了干部群众的心理界限,统一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增强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提升了群众脱贫攻坚满意度,凝聚起奋力攻坚的磅礴力量。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大理州扶贫办负责人说,“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让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奋力推动大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记者 庄俊华)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