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种源是现代花卉产业的基石,被誉为农业的“芯片”,但一直以来,由于创新成果供给不足,绝大部分中高端花卉种苗、种子依赖从国外进口,既影响“云花”在国际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更存在较大的可持续发展风险。
“以技术创新赋能花卉繁育和种植,提高红河花卉的质量、品牌、影响力,用新品种、新供给、新技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升级新需求,把云花的‘根’留住,让现代花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姚国华这样认为。
为了把花卉种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红河州、开远市审时度势,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启动建设之初,就锚定中高端花卉种源科技创新,在上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园区坚持“品种科技化、科研产业化、产业市场化”发展,各家企业不断加强自主研发创新、重视品种选育、推广自有品牌,一朵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逐渐满园芬菲。
“云花不能只搞粗放种植、打捆论斤卖,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
近日,一场花卉新优品种推介会在开远市举行。14家国内外知名花企带来的中高端鲜花新品种异彩纷呈、争奇斗艳。这其中,开远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送展的“七彩云菊”系列花卉,首次亮相就获得广泛关注。
“进入中高端花卉种苗领域,才能占据花卉产业的制高点。”云南红河创森高原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朱剑非确实有这样的底气,目前,园区已引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168个,年产种苗3.36亿株。
“过去,我们要从荷兰、日本、韩国、美国等引进新的专利品种,即便经过多轮洽谈也只能拿到二线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慢人一步。”朱剑非对此颇为感慨,“尽管我省花卉种植技术进步明显,但被‘卡脖子’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2016年12月,开远市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从开工之日,便洋溢着蓬勃的朝气,迸发出巨大的活力。这背后,有国家经济强劲的内生动力作为支撑,有花卉市场雄厚的内在潜力作为保障,更有红河州、开远市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释放的改革红利滋养。
品种选育是种苗创新的必由之路。在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云花创新中心”,云南保尔佳荟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魏东宏介绍,公司目前拥有云南省最大的草花无性系培育基地,引进美国保尔专利的6万盆蝎尾蕉母本,通过改良、选育实现了本土化,成为首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达到每月出厂5万余株插穗种苗的生产能力。
技术研发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去年9月,南京农业大学陈发棣专家工作站在知花小镇揭牌,双方将在菊花新品种、切花无土栽培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合作。此外,园区还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开展花卉新品种繁育、研发、采后保鲜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和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品牌推广是中高端花卉国产化的必要手段。朱剑非介绍,围绕市场搞研发已成为花卉消费的风向标。目前,以“七彩云菊”区域公共品牌为龙头,企业品牌、花卉品牌形成“联合舰队”,策划、宣传、推广共建共享,有效提高市场推广效率。“七彩云菊”品牌旗舰店在北京、无锡和开远设立,依托“知花大脑”数据平台,“七彩云菊”线上交易实现成交额1000余万元。
除了新品种,新技术也为“七彩云菊”保驾护航。在“云花创新中心”的智能温室,上百个传感器实时监控、自动调节着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水肥情况,保证了一盆盆幼苗在最适宜的环境下生长。魏东宏说:“在这里可以进一步缩短新品种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加快原创花卉的上市步伐。”
“不仅‘种全球’,还要‘卖全球’,不断提升云花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创新的脚步,没有止步于如沐春风的智能温室。
摘完番茄,羊街乡古城村委会村民王中华没有接茬种冬早蔬菜,他在大棚里挂上70多盏白炽灯,尝试洋甘菊、鸡冠花种植。“我是我们村第一个、第一次、第一回,心里没底。”自从9月份整理好地块,他就打电话催促公司派技术员下田指导。这天,技术员马雷再次来查看幼苗长势,并跟王中华算了一笔账,“按照种苗长势,正好能赶上元旦、春节销售行情,2亩地收入不会下4万元。”一句话,让老王笑得合不拢嘴。
以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为目标,园区与周边农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带薪学习、孵化创业和有组织创业“三部曲”,带动群众发展花卉产业,一株株“云南造”种苗让5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走出贫困,迈向小康。目前,产业园花卉种植面积达6.66万亩,荷兰西露丝、美国保尔,台湾大汉、上海虹华等25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入驻核心区,今年以来,生产切花2.5亿支、盆花280万盆、种苗3.36亿株,实现花卉综合产值13.37亿元,创造3500余个长期就业岗位和近万个季节性岗位。
经过短短3年多时间,开远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初具规模,与国内外花企的合作从最初的单纯种子贸易扩展到投资合作、技术转让、资源整合等多元模式,成为一座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中高端花卉中形成了头部优势。然而,长期关注园区发展的农科专家也指出,园区仍存在产业链延伸不长等短板,刚刚破土而出的“云南造”种苗还需更多关注和支持。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这让开远市委书记孔劲松十分振奋,他说:“依靠技术创新,打造云花的‘科技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我们将引导和服务好园区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种业集群,打造云南花卉种苗‘硅谷’,让这粒珍贵的‘种子’在高质量发展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云花创新,展露枝头。通过积极“走出去”,不仅“种全球”,还要“卖全球”,园区繁育的鲜花在满足北上广深等中国市场的同时,“返场”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外市场,不断提升着云花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云南造”种苗播撒世界。(记者 乐志伟 李树芬 黄翘楚)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