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7月12日,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从“曲靖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产业发展”专场发布会上获悉,十年来,作为云南省传统的工业大市,曲靖锐意进取,立足实际调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提档加速,构建“3+6+2”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布局,着力打造“光伏之都”。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全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十年,也是曲靖市产业转型发展、快速发展的十年。”曲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玲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靖全市上下坚持把发展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立市之基、强市之本、兴市之要,加快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产业发展取得实效。
黄玲表示,曲靖市作为云南省的老工业基地,是传统工业大市,也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十年来,曲靖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实际重塑产业结构,着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工业整体实力,蹚出了一条符合发展实际的新路子,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
十年不懈奋斗,曲靖市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实力不断增强。2012年,全市有民营企业15.3万户,2021年发展到43.8万户,增长186.27%;2012年全市民营经济注册资金469.7亿元,2021年为2866亿元,增长510.1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390户发展到623户,增长59.74%,形成覆盖33个大类、101个中类、170个小类的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全市工业经济增加值从476.7亿元增加到1050.4亿元,增长120.3%。特别在疫情背景下,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高于全省6.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十年来,曲靖一手抓煤化工、冶金、农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能源电池、硅光伏等新兴产业落地投产,曲靖经济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数据显示,十年来,曲靖市工业领域累计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1997.155万吨,涉及企业94户,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48.3%,10年年均下降6.4%,重点工业行业“淘汰类”工艺装备落后产能基本清除,为发展先进产能和新兴产业腾出土地、能源、资源和环境容量。
在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曲靖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据悉,曲靖聚焦细分领域补链强基、延链扩容、强链突破,全力打造新能源电池、绿色硅光伏、绿色铝精深加工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有机硅新材料、高端钢材深加工、高端精细化工等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高端食品、文化旅游2个特色产业(以下简称“3+6+2”现代产业体系)。
近年来,曲靖通过“以商招商”,大力引进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延伸产业链条,龙头企业的“磁场效应”开始显现。隆基股份、宁德时代、德方纳米等一批知名的新能源、新材料龙头部企业纷纷进驻曲靖投产兴业,初步形成了绿色硅光伏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格局,为曲靖打造“光伏之都”提供重要支撑。2021年,全市绿色铝精深加工产业产值达到180.74亿元、绿色硅光伏产业达到71.6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达到43.54亿元。2021年12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曲靖“绿色晶硅光伏之都”称号。目前,曲靖已建成和在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34.5万吨、签约并即将开工产能63万吨;硅光伏产业建成和在建硅棒及切片产能80GW、占全国产能的18%。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曲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德璋指出,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助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持续走在全省前列,曲靖市制定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聚焦产业转型主题主线,加快构建以“3+6+2”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4年,基本建成先进制造基地和高端食品基地,全力夯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根基。
黄玲表示,下一步,曲靖市将聚焦打造全省先进制造基地发展定位,围绕构建“3+6+2”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要求,积极抢抓“双碳”目标和绿色转型重大机遇,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不断优结构、强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全力当好全市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排头兵”。(记者 蒋琼波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曲靖市委宣传部提供)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