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区:绿色竹林催生“甜蜜产业”

来源:云南日报 2024-07-18 11:03:01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甜笋丰收。

  一场夏雨过后,思茅区倚象镇石膏箐村周边的竹林里,一个个甜龙竹笋破土而出,探出的嫩绿笋尖挂着雨后湿润的泥土,在绿色竹林间若隐若现。石膏箐村的村民们身背竹篓、手握锄头,穿梭在竹林间采挖雨后的甜笋。

  “这几天雨水多,笋长得又快又多。我们夫妻两人早上8点左右来打笋,12点左右结束,每隔两三天来打一次,每次最多能打1吨。”石膏箐村白沙河村民小组长许会良说。11时左右,许会良的面包车上便已经装了满满四筐新鲜的甜龙竹笋,这些甜笋将被送往村里的合作社或交易中心,实现当天采挖、当天售卖。许会良介绍,每次售卖甜龙竹笋能获得5000元左右的收入,产量多的时候能达1万元,每年靠甜龙竹笋获得的收入有40万元左右。

  甜龙竹笋因肉质脆嫩、鲜甜可口而深受市场青睐。石膏箐村拥有适宜甜龙竹生长的自然环境,村民种植竹笋时间久、经验丰富。通过农户种植、合作社统一收购或专业公司驻村收购的方式,石膏箐村形成了完整的甜龙竹笋种植销售模式。“每次打笋一般只需要半天时间,并且对人力的需求少,村民们可以上午打笋,下午采茶或从事其他劳动,至少能获得两份收入。”石膏箐村委会副主任钱蓉蓉说,甜龙竹笋一年四季都会出,每年七八月份雨季来临时,笋会更多,也是竹笋丰收的时节。甜龙竹笋种植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投入相对少,农户从中尝到了甜头,装满了钱袋,甜龙竹笋产业也成为石膏箐村的支柱产业之一。

  走进世波竹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当天采挖的甜龙竹笋堆满了院子,陆陆续续还有农户开着面包车或拖拉机来送笋。称重、削笋、分级、装箱……合作社的员工们有序忙碌着。一箱箱经过筛选和初加工的甜笋,将销往全国各地。“目前每天送来的甜笋有8吨左右,最近甜笋生长比较快,预计之后能达到10吨左右。除了省内其他地方,我们的甜笋还会发往上海、北京、西安、郑州等地。”合作社负责人李世波介绍,合作社2013年成立,合作的农户超200户,去年产值达800万元。合作社的规模逐年增大,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和收入来源,同时也将石膏箐村甜龙竹笋的亮丽名片越打越响。

  目前,石膏箐村已实现甜龙竹笋种植全村400户常住户全覆盖,种植面积超1万亩,2023年人均收入达2.16万元。为了实现甜龙竹笋产业长效发展,石膏箐村在品种选育、种植管理等方面不断发力,并新建滴灌种植示范基地25亩,计划建成330亩。同时,围绕甜龙竹笋招商引资、发展农文旅,以“甜蜜产业”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稳步前进。

  思茅区有“中国甜龙竹之乡”的美誉。近年来,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甜龙竹产业得以快速发展,2023年全区种植甜龙竹3.25万亩、产量1万多吨、产值1亿元,甜龙竹产业已逐渐成为当地支撑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见习记者 高玥 本报记者 胡梅君 文/图)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农户从中尝到了甜头,装满了钱袋,甜龙竹笋产业也成为石膏箐村的支柱产业之一。

2024年07月18日 11:03

一场别开生面的“金银花节”暨第一届金银花采摘赛在山野田垄热闹进行,拉开了啦井镇金银花采收、晾晒序幕。

2024年07月18日 11:01

适宜的气温、充足的光照条件,让葡萄的甜度迅速飙升,抢鲜上市,开启了一场甜蜜的盛宴。

2024年07月18日 10:58

近年来,随着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以及增殖放流活动的持续开展,弓鱼又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2024年07月18日 10:54

目前,当地共培育冬季草莓品种16个,培育出的冬季草莓秧苗在满足基地移栽的同时,将向云南周边及内蒙古、新疆等地销售草莓种苗100万株。

2024年07月18日 10:49

提升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现群众看病就近、就地、就优。 

2024年07月18日 10:45

云南省夏粮喜获丰收2024年全省夏粮总产量264.07万吨,比2023年增产2.80万吨,增长1.07%,夏粮喜获丰收。

2024年07月18日 10:39

第8届南博会将首次设立“贸易无忧平台”,这是南博会突出专业属性、服务经贸成交的具体举措。

2024年07月18日 10:3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2024年07月18日 10:29

15个展馆、1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云上南博,邀您共享经贸大平台,拓展全球朋友圈,搭建消费“新场景”!

2024年07月18日 10:23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