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原标题:创新“人才+项目+平台”模式
昆明以科技创新助力土著鱼类保护
今年6月,阳宗海风景区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共计放流5个品种70万尾鱼苗,有效助力湖泊生物多样性恢复。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受水环境变化、环境变迁、外来物种引入、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昆明滇池及阳宗海里的不少土著鱼类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几近消失。近年来,昆明市科学技术局通过“人才+项目+平台”的扶持方式,持续培养科技创新团队,保护两个湖泊土著鱼类资源,土著鱼类种群规模有了明显恢复。
全面摸底科学保育
20世纪初期,银白鱼作为滇池特有的土著鱼类,是滇池主要的经济鱼类。由于生态环境变化,银白鱼等土著鱼类资源几近枯竭。面对这一困境,2017年1月,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组建昆明市滇池土著鱼保护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开展了一场土著鱼类资源摸底调查。
科技创新团队成立后,为滇池土著鱼资源恢复奠定基础。2017年至2019年,研究团队在滇池流域收集银白鱼、中臀拟鲿等土著鱼原种,观测并记录其生物学性状,并在土著鱼繁育基地模拟生境,进行人工驯养及繁育研究。经过两年努力,首次实现银白鱼增殖放流,回归滇池。
团队也对金沙江流域土著鱼类开展部分保护工作。先后对白缘䱀、粗唇鮠、乌蒙金线鲃、云南裂腹鱼等5种土著鱼进行鱼种收集及保育,对白缘䱀开展人工养殖驯化技术探索,2018年、2019年对白缘䱀进行了两次人工繁殖探索,初步了解白缘䱀的生活习性及繁殖特点。
2022年至2023年,市科技局以每年25万元的财政专项经费支持开展昆明土著鱼类保育与增殖放流工作,通过传统网具试捕与环境DNA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对阳宗海进行8次鱼类种类调查,共采集土著鱼类6种。新技术的运用不仅摸清了阳宗海鱼类种类组成,还揭示了外来物种与土著鱼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更新了《阳宗海鱼类名录》,为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历经多年技术攻关,创新团队成功繁育出银白鱼,填补了银白鱼人工繁育的技术空白。2019年至2023年,向滇池公益性增殖放流银白鱼鱼苗40万余尾,助力恢复银白鱼野生种群,为滇池水域生态环境恢复奠定了种源基础。
“一鱼一策”精准保护
调查显示,外来鱼类引入是导致阳宗海土著鱼类种群明显衰退的重要因素,鱼类种群结构的优化调整迫在眉睫。为全面保护土著鱼类,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科研人员基于高原湖泊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深刻理解,找出保护与发展对策。
目前,相关研究人员采取“一鱼一策”的精细化保护模式,通过亲本搜集,试验研究,逐个突破土著鱼类种质资源保育技术,规模化培育出子二代土著鱼,再将这些鱼苗放归自然,让它们在熟悉的水域环境中繁衍生息,标记跟踪评估其在湖体的适应性和增殖放流效果。此外,应用分裂波束科研回声探测仪,对阳宗海鱼类资源量进行声学技术调查,并完成对阳宗海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及水生高等植物采样和鉴定分析,对各类群生物量和密度进行估算,基于监测数据,测算出阳宗海现有鱼产力,以实现科学放流和精准捕控。
2019年、2023年,阳宗海两次开展大个体鲢、鳙鱼生态调控捕捞,通过“捕大留小”调控湖体鲢、鳙群落结构。通过专项生态调控捕捞,有效控制了外来鱼类种群规模,显著减轻了外来物种带来的生态威胁,为土著鱼类种群的恢复及扩大腾出更多生态空间,同时提高以鱼净水效率,促进湖泊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在滇池土著鱼类保护与发展方面,2022年至2023年,昆明土著鱼类保育与增殖放流项目组累计繁育并分别向宜良、晋宁、西山、寻甸等地公益发放滇池高背鲫鱼苗281.28万尾,用于昆明周边农户推广示范,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高原湖泊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双赢。
从土著鱼类的摸底调查到保育技术的攻坚,再到“一鱼一策”的精细化保护模式,近10年来,昆明在滇池、阳宗海两个高原湖泊的水生生物保护与修复方面技术成果显著。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持续加大生态文明领域科技创新力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记者 张怡)
2024年07月08日 15:39
2024年07月08日 15:27
2024年07月08日 15:20
2024年07月08日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