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十年 云南鲁甸“手”绘生活新画卷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2024-08-06 16:23:24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日历第十次掀到这一页——8月3日。

  一年一年,风吹一阵,雨落一场,草木从裂缝中长出来盖满群山。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超百万人受灾,其中,震中龙头山镇灾情最为严重。10年过去了,废墟上早已建起安全、美丽的新家园。从昭通市主城区一路向南,40多分钟便可到达龙头山镇,青山绿水间,色彩斑斓的花儿盛开。然而,比美丽风光更让人欣喜的,是民生之变——十年间,勤劳的鲁甸群众,用双手绘就出生活新画卷。

  云南鲁甸眼下正是满山葱翠。昭通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勤劳的“手”:种好“一棵树”

  盛夏7月,正值龙头山花椒的丰收时节。村民们一边剪枝,一边从剪下的枝条上采摘花椒。他们长期在鲁甸县琳琅天上种植养殖合作社花椒基地务工,既能学到花椒种植、管理技术,还能将自家种的花椒卖到合作社。

  在10年前的地震中,李有学家的房屋被掩埋,他的父母当时在户外劳作,躲过一劫,而他和弟弟妹妹被埋于泥土瓦砾之下。李有学虽幸运被人救起,但弟弟妹妹不幸罹难。

  亲人的离世,让李有学一度一蹶不振。开始尝试蜜蜂养殖的他带着蜂群和心中的伤痛离开了家乡,辗转全国各地,3年时间走过了全国19个省份。

  家中父母逐渐老去,2019年,李有学回到家乡创办了鲁甸县琳琅天上种植养殖合作社,主要从事养蜂、蜂蜜加工和花椒、核桃示范种植及营销。几经摸爬滚打,合作社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社员由起初的5人,发展到后来拥有社员100多人。

  鲁甸灾后恢复重建的新家园。昭通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累,但是日子越过越安逸。”李有学笑着说,接下来要在延伸产业链、运用现代营销方式上发力,在产业融合上探索出一条路子来。

  正值暑假,龙头山镇光明村的大学生付贤金没闲着,和父母一起每天奔忙于“花椒事业”。“哥哥姐姐和我的学费、家里生活各种支出,都靠这一粒粒小小的花椒。”他说。

  光明村是鲁甸县远近闻名的“花椒村”。全村有2100多户群众,家家种花椒,光靠种花椒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有20多户、5万元以上的有1000多户。当地村民在花椒林间套种仙人掌并发展林下养殖“椒林鸡”,实现了一块土地三份收入。

花椒喜获丰收。

  花椒喜获丰收。昭通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统计,鲁甸县青花椒种植面积从2014年的1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32万亩。花椒年产量达1.705万吨,年产值达12.67亿元,带动4.12万户18万余人增收,收入5万元以上的花椒种植户多达4000余户,实现了既带动群众增收,又促进花椒产业良性发展的目标。

  2023年,龙头山镇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8.66亿元,是2014年的2.63倍,年均增长11.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15547元,是2014年的3.33倍,年均增长14.3%。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从废墟上站立起来的龙头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图4】都香高速昭通段。-昭通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都香高速昭通段。昭通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开拓的“手”:建好一条路

  2020年12月31日,都香高速公路守红段前40公里通车,自此,龙头山镇到昭通市主城区最快只需40多分钟。一条畅通的道路,让鲁甸县发生大变化。

  以前,农户种植的花椒、养殖的牲畜,难以运往外面销售;都香高速公路通车后,许多客商都自行到农户家里购买,为农户节约了很多成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果农的樱桃、桃子、红梨刚被摘下,便被一筐一筐地搬进路旁的冷链运输车里,运往北上广深等城市。全程高速公路,让鲁甸的农特产品畅通地从田间地头抵达餐桌。

  一条路,拉近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方便了群众。

  依托都香高速公路,鲁甸在梭山镇打造了两山峡谷温泉旅游度假区,并依托鲁甸地震遗址公园、抗震救灾纪念馆、防灾救灾体验馆、朱提银文化展览馆等,构建适应群众需求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图5】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变危为宝。-昭通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昭通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创新的“手”:守好一片湖

  2014年地震发生后,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和巧家县包谷垴乡红石岩村交界处的牛栏江干流两岸,山体崩塌形成一个巨大的堰塞湖,威胁下游沿江10个乡镇3万余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今,一个在地震造成的堰塞体上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发挥效益,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程实现了“除害兴利、变废为宝”的目标。

  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党总支书记陶永红介绍,2016年2月26日,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程全面开工;2023年6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技术鉴定。23项国家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已累计发电15.8亿千瓦时……

【图6】鲁甸县火德红镇反季蔬菜基地。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鲁甸县火德红镇反季蔬菜基地。昭通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李家山村红石岩、王家坡村民小组分别因堰塞湖淹没、山体坍塌掩埋,群众生产资料几乎全部损失。李家山村9个村民小组搬迁到了1200米水位线以上的安全地带。

  现在走进李家山,宽阔的柏油路旁,明亮的太阳能路灯下,村民们三三两两悠闲地散着步;广场上,老老少少正随音乐跳着欢快的舞蹈;富有特色的民居,夜晚透出温暖的灯光……

  站在郁郁葱葱的山坡上远远地望着碧绿的湖面,陶永红说着村子的变化:“仅10年的时间,我们的住房、交通、医疗条件都全面得到改善,可以说灾后重建让我们的发展提速30年以上。”

  灾后恢复重建中,失去家园的村民们怎么办?牛栏江河谷地带,肥沃的土壤、充沛的水源、温热的气候,为早熟、反季节蔬菜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结合河谷热区资源这一优势,火德红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早春蔬菜产业,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蔡树菁 莫娟)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推动行业和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2024年08月06日 16:26

10年过去了,废墟上早已建起安全、美丽的新家园。

2024年08月06日 16:23

楚雄州有9个品牌上榜,其中,有7个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过亿,大姚核桃、元谋番茄、楚雄牛肝菌品牌价值超过十亿元。

2024年08月06日 16:21

8月5日,全省防汛救灾工作调度视频会议在昆明召开。

2024年08月06日 16:10

近日,省交通运输厅印发《云南省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措施补助标准》。

2024年08月06日 16:08

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机遇叠加,赋予了云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4年08月06日 16:07

项目数量、吸纳就业人数、群众收入均大幅提高,以工代赈成效明显。

2024年08月06日 16:05

8月5日,关累港口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启用仪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关累港口岸举行。

2024年08月06日 16:03

加强机构职能体系建设,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扎实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

2024年08月06日 16:02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2024年08月06日 15:5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