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地处乌蒙山区的昭通市大关县,位于“昭通湿度线”以北,孕育了筇竹这一“中国独有、大关独大”的稀缺性资源,全县10个乡镇均有天然筇竹林分布,面积达20.83万亩。
2018年以来,大关把筇竹作为“一县一业”,制定规划、出台政策,举全县之力大力发展,项目资金向筇竹产业倾斜、有效资源向筇竹产业汇聚,实现了筇竹从珍稀濒危到产业化发展的华丽转身。
自2018年以来,全县投入竹产业资金达20亿元以上,竹林总面积从29.88万亩增加到116.53万亩,其中筇竹从20.83万亩增加到102万亩,占世界筇竹面积的7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筇竹之乡”。
在竹产业发展中,大关按照一二三产同步规划、同步实施,规划全国一流的竹笋加工示范园,总投资4.9亿元,一期建成2万吨/年竹笋加工生产线,台资企业吉食道入驻,二期3万吨/年竹笋加工生产线投入运营,三期已完成规划设计。
该县投资1.8亿元的筇竹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已完成一期装修装饰,投资1700万元的沪滇协作筇竹产业园大关旭红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产运营,投资1000万元改造靖安镇竹材加工厂,大关县金竹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投产运营,投资1.4亿元的靖安镇竹笋加工产业园已全面启动建设。
目前,大关已培育发展笋材加工企业19家、涉竹集体经济组织21个、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82个。林森食品荣升规上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大关旭红、大关瑞兴、大关森林筇竹、大关水池湾4家涉竹合作社荣获省级示范社称号。全县形成了以林森为龙头,汇竹、鑫兴、昭笋、竹一无二、羲之竹、源竹虹等为补充的笋材及延伸产品加工格局,以细沙大罗汉坝绿美竹园为示范的竹旅融合发展业态逐步形成。
大关加强与西南林大、省林科院合作,建立筇竹研究院、董文渊专家工作站、筇竹实验室,从筇竹育苗、种植、幼林抚育、低效竹林提质改造、竹笋采摘、竹笋加工等进行技术培训指导。依托筇竹研究院、董文渊专家工作站、国家科技特派团等科技平台,从种苗选育、栽种到幼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制定统一技术标准,全面开展培训指导,落实密度控制、复垦施肥、护笋养竹等管护措施,实现优质竹苗县内供应,幼林3—5年密闭见效,成林竹笋亩产量800斤以上,加上竹材亩均产值突破1万元以上,群众爱竹护竹意识大幅提高,把山当地耕、把竹当菜种已成为群众普遍共识。
2023年,全县竹笋年产量4.2万吨,竹材年产量3.2亿根,竹产业综合产值实现20.8亿元,竹产业发展助推3.66万人稳定脱贫,受益群众17.3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2.5%。深度聚焦一张蓝图绘到底,规划到“十四五”末,全县竹笋年产量达到10万吨,竹材年产量达到7亿根,竹产业综合产值达到45.23亿元;到2035年,建成100亿级筇竹循环全产业链,打响“中国筇竹之乡”品牌,实现“抬头就看竹、伸手可摸竹、致富依靠竹”的总体目标。
下一步,大关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在竹材加工、竹笋剩余物利用、竹笋延伸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落户大关。用好“大关筇竹笋”区域品牌和绿色有机产地认证成果,加强宣传推介,指导企业开展品牌创建,提高筇竹笋的市场竞争力。依托正在建设的大关筇竹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木杆细沙大罗汉坝10万亩绿美竹园,谋划竹林旅游休闲康养区、筇竹特色小镇、竹林人家,构建全域竹林旅游休闲康养体系,推进以筇竹为特色元素的第三产业取得实效。(记者 彭波)
2024年09月12日 10:51
2024年09月12日 10:40
2024年09月12日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