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夏日的勐海县曼拉村,试验田飘出阵阵稻香,颗粒饱满的稻穗逐渐由青绿转向金黄,即将迎来丰收。
2019年,云南大学多年生稻科技小院落地曼拉村。在这里,云南大学农学院(资源植物研究院)教工党支部教师党员带领研究生们扎根乡村,通过一次次技术革新,颠覆了传统水稻“种一次割一茬”的种收方式,实现一次栽种多次收获。
在临沧市腾龙村,亚热带地区种上了温带水果;在保山市潞江坝,一粒咖啡果实变得周身都是宝;在昆明斗南,无刺月季正在培育中……近年来,云南大学农学院(资源植物研究院)教工党支部以一流党建为引领,重点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一流科学研究、培养农学学科一流人才,为我省经济建设提供一流社会服务。
胡凤益团队在试验田里查看多年生稻生长情况。 供图
建强支部堡垒 培养科研人才
云南大学农学院(资源植物研究院)教工党支部依托5个科研团队建立,重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支部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引科学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把重要论述融入课程、研究、教育等人才培养各环节,做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教育引导学生找准学习研究、创新创业、实践应用的着力点,为终身发展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支部与农业科技部门、农业企业和村级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学联建,以党建促进业务交流,实现共同进步。鼓励教师党员牵头建立农业科技小院,带领研究生扎根乡村,开展技术研究与推广。同时支部以科技小院为抓手,把课堂教学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爱农情怀,鼓励学生练就兴农本领,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支部教师党员牵头修订了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作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保护生物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积极申报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校级导师团队建设项目和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其中获批省级研究生导师团队项目1项,获批云南省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2项、省级优质课程1项,获国家级高等教育(研究生)成果奖一等奖1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其中2项云南大学常态化社会实践项目顺利结项、1项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项目获得立项支持、1项走入乡土乡村实践调研获云南大学“理解中国”立项、8项云南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项目获得立项支持;实践团获得“SKSUNNY幸福行动——2022年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资助,2023年获评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优秀实践小队,2024年获评“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支部胡凤益、秦世雯等党员同志带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科技竞赛、实践活动比赛等,获国家级奖励7项、省级奖励9项。在他们的指导下,学生及团队获评云南省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7篇、省级先进班集体5个、省级三好生6人。
发挥“头雁效应” 扎实服务社会
作为云南大学农学院(资源植物研究院)教工党支部的一名普通党员,胡凤益长期专注于多年生稻创制与应用,从理论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生产应用,从源头创制了多年生稻,发明了以“免耕”和“越冬”为核心的多年生稻耕作栽培技术,为粮食安全提供新路径和新模式。“易于耕种的多年生稻”入选《科学》杂志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成为当年中国唯一入选成果,也是全球农业类唯一入选的科学突破。
支部在支委班子和5个科研团队负责人的带动下,凝成合力,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培养了一批农科人才,产出了一批科研成果,以作物学为支撑的云南大学农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同时,积极将科研成果服务于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新型经营主体为农民带来实际收益。
2023年以来,支部党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8项,获批云南省科技厅项目立项12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胡凤益获得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经费支持,张石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支持。胡凤益牵头申报的“多年生稻品种鉴选及耕作栽培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党员参与发表科研论文56篇,其中SCI论文26篇。知识产权授权18项,获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国家地方标准3项。
多年生稻团队与西双版纳宝云香稻公司、华大集团展开合作,推广种植多年生稻10万多亩,为企业节约了种子和劳动力等生产成本开支5000多万元,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1亿多元。工业大麻团队参加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云南武定团和广西巴马团,为工业大麻开发企业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专场培训会议和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种植工业大麻,实现了工业大麻花叶产量、质量双提高,种植效益每亩提高600元至1000元,极大地强化了种植企业的信心、增加了麻农收入和生产积极性,在局部地区显现出良好的产业扶贫效果,切切实实以科学研究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记者 陈怡希)
2024年08月09日 17:15